索志杰
孟買佛學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學院之一。學院在正門旁開了一個小門,這個小門很窄,一個成年人要想過去必須低頭側身彎腰,不然就只能碰壁。這是孟買佛學院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所有新來的人,教師都會引導他到這個小門旁,讓他進出一次。正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開展之際,這樣的門給了我們很多啟示:黨員干部進出都應該走走“小門”,不要一口官腔、不要一副官架、不要一身官威,要俯身親近于民,否則,難免會碰壁,撞得頭破血流。
都說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外界社會給予的壓力遠遠小于解放前,黨對人民群眾的依靠從唇亡齒寒漸漸走向若即若離,當我們不再需要群眾用血肉筑起新的長城之時,是否也意味著黨和群眾魚和水、血與肉的關系變成了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答案是否定的。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既然民心所向對執政黨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就勢在必行。如何走群眾路線?無外乎三個動作:低頭、側身、彎腰。
低頭,就是要看腳下的路。在七一社區看到過一組圖,題為:總理的鞋子總理的路,圖上新老兩位總理穿著滿腳泥濘的鞋,馳騁在田間的小道上。當前,部分領導干部出門小轎車,進門辦公室,連腳踏實“地”都做不到,更不要說與民偕行。不論是“走基層、轉作風”還是“萬名干部進萬村入萬戶”活動,都是為了讓領導干部能夠深入基層,深入底層,走群眾走的路,說群眾說的話。我們要把高高在上的眼界和目光收一收,真正投射到腳下的路,以社會的現實和群眾的需求為參考,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才能真正走好“群眾路線”。
側身,就是要明身邊的苦。中央一再要求,要把發展的速度緩一緩,把人民的要求提一提。眼下,官僚主義之風盛行,政績觀讓很多領導干部“失明失聰”,民生不再是首選,經濟增速成為重中之重。走群眾路線,就是要放緩病態的發展步伐,治一治升遷和私欲的“心病”,側身、側目,看見群眾的疾苦,明白群眾的艱辛,把民生建設擺在發展的首位,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與人民群眾肩并肩、心貼心,以“為民務實”為標準,真正走順“群眾路線”。
彎腰,就是要解底層的難。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作為領導干部,更應該先天下之憂而憂,彎下腰,傾聽群眾的聲音,放下身子,了解群眾的困難。要深入群眾,到群眾中去,真真切切的了解群眾的疾苦,知曉群眾的困難,明白群眾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正確的方針政策。要杜絕鋪張浪費,堅定不移與腐敗作斗爭,以清廉為宗旨,樹立起良好的風氣形和象,只有這樣,才能走對發展的方向,真正走高“群眾路線”。(工作單位:竹溪縣天寶鄉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