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創新舉措,是擴大選拔視野、激發干部隊伍活力的重要方式,其通過“科學民主、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方式,有效杜絕了權力運作中的“暗箱操作”,促使一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認可度較高。但近年來,公開選拔中卻出現了考試族,他們把公選當作職務升遷、待遇提升的跳板,一門心思鉆研如何應付考試,成為“官考”中的“考試專業戶”。
公選干部中“考試專業戶”有幾個特點,一是好動癥。不能盡心盡責工作,好高騖遠,見利就走。因此,這類公考干部往往考試頻繁、調動頻繁。二是脫水癥。“公選”筆試成績優異,面試也能對答如流,但在具體崗位上、實際工作中就缺方法、無舉措,不適應也不投入工作。因此,這類干部往往干得不長久,干得不盡心。
筆者以為,讓“考試專業戶”上任“公選”崗位,不僅嚴重影響了領導干部公開選拔的質量,造成選拔干部工作的浪費,還損害了優秀干部的積極性、影響了工作的有效推進。
在公開選拔中如何防止“考試型”干部呢?還得抓住兩個關鍵點。一是穩定,干得長久。從規范制度入手,通過簽訂服務協議,明確最低服務期限等方式,讓公選的干部沉下心干工作。同時,對公選的干部要大力給予平臺、搭建舞臺,讓其“快上手、專工作”;對在崗位上表現優秀的公選干部,要加大組織和領導的關心力度,大膽提拔使用,達到“留得住、干的好”的效果。二是適用,干有成效。改進選拔方式,適度降低筆試成績所占比例,加大對解決擬任崗位實際難題的考核比重,使公選人能適崗、公選單位能滿意,從而使公選干部自然摒棄“考念”,全身心投入工作。劉禾
http://71bbs.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56&id=2324673
“公選干部”要防“考試族”
時間:2013-04-19 15:20:25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