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家住政府大院的朱大爺拾到一錢包,發(fā)現(xiàn)錢包里有三千多元現(xiàn)金和一些證件,他迅速撥打110尋找失主。(詳見2013年3月13日《今日竹溪》第三版)
筆者了解到,朱大爺是賣水果的,對他來說或許起早摸黑的賣水果至少需要一個多月才能掙到三千多元,那需要付出多少辛勤的汗水呀。可是,這三千多元的現(xiàn)金就在他的面前,只需要任意編造一個理由或者不吭聲,丟失錢包里的現(xiàn)金就可以據(jù)為己有。可朱大爺是一名好心人,當他發(fā)現(xiàn)丟失的錢包后,想到的是失主的著急,第一時間撥打110,尋找失主,交給警方后朱大爺還十分掛心是否找到失主,仔細詢問,知道找到失主后才肯放心。
朱大爺拾金不昧的舉措讓讀者感動,給整個城市帶來了溫暖,也為自己的孫女樹立了榜樣,相信也將給更多的人樹立榜樣,溪城也因有了像他這樣拾金不昧的精神而驕傲與自豪,我們要向身邊的“雷鋒”學習!(周端海)
向身邊的“雷鋒”學習
時間:2013-03-15 09:28:58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