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嵬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進一步增強落實科學發展的意識,破解影響科學發展的難題,創新科學發展的機制,完善科學發展的方式,營造有利科學發展的環境,培養保障科學發展的作風,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筆者認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在五個方面下功夫:
(一)在學習上下功夫。沒有理論上的清醒,就沒有政治上的堅定性和行動上的自覺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正確的理解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把學習貫穿于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全過程,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讀本》、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八大報告。學習中既要原原本本地學,又要聯系實際學,真正做到深入淺出,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不斷提高踐行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成為推動科學發展的行家里手。通過學習,使全縣黨員干部工作熱情明顯高漲、宗旨意識明顯增強、工作作風明顯轉變、發展環境明顯優化、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
(二)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解放思想是改革開放的動力源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邏輯起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竹溪的改革發展,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解放思想,著力轉變不符合、不適應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從沖破舊的思想觀念的束縛中獲得新的活力、新的思維和新的動力。解放思想,就是要動腦筋、想辦法,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處理問題,把別人不敢干的事情干成了,把難以解決的問題解決了,把非常棘手的矛盾處理了,把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加快了,就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能停留在一般號召和空洞的口號上,關鍵要落實在行動上,落實在解決具體問題上,體現在發展思路的創新上、體現在發展政策的制定上、體現在發展措施的落實上。要自覺地按照群眾的意愿解放思想、針對發展的難題解放思想、通過比較借鑒解放思想;自覺地將解放思想貫穿于科學發展的全過程,虛心地學習借鑒發達地區一切先進的理念、體制機制、管理辦法和運作模式,創造性的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使之轉化為發展要素和動力。在開放發展上,只要符合“三個有利于”的標準,就要大膽地想、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什么辦法有效就采取什么辦法,什么思路管用就采用什么思路。要長期解放思想,用解放了的思想推動工作,在工作實踐中促進思想的解放。
(三)在轉變作風上下功夫。干部作風,對內是凝聚力,對外是吸引力,對下是號召力,直接展示著思想和紀律,直接反映著黨風和政風,直接體現著黨和政府的形象,最終決定著人心向背、事業成敗。推進竹溪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關鍵在于狠抓落實,真抓實干。要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樹立永不言退、勇于進取的狠勁,不抓則已、一抓到底的干勁,勇擔風險、敢闖新路的闖勁,咬定目標、百折不撓的韌勁,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的實勁。多想發展之計、多謀發展之策、多干發展之事,形成發展的合力。養成務實的作風,既要善于抓宏觀,更要善于從實事抓起,從難事抓起,從具體事抓起,扎扎實實地抓好落實。要不怕吃苦,不怕吃虧,敢于負責,不怕得罪人。大力倡導說實話、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堅決反對說得多、做得少,講得好、做得差的習氣。要身體力行而不搞形式主義,講求實效而不虛于應付,真抓實干而不坐而論道,埋頭苦干而不搞花架子,努力做誠實做人、老實做事的表率。要強化創新意識,用創新的思路推動工作,不斷進行工作方法創新、工作領域創新、工作載體創新,使各項工作與時俱進,在創新中發展,在完善中提高,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要增強群眾觀念,時刻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愿望,體恤群眾疾苦,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真正做到從政有官德、用權講原則、做人重品格,爭當廉潔從政的楷模。
(四)在科學發展上下功夫。一是要堅定發展信心。從近幾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來看,貧困山區縣也能大有作為、也能領跑。要充分認識全縣的潛力和優勢,科學分析和正確判斷當前形勢,清醒認識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始終對竹溪的發展前景充滿希望、充滿信心,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奮斗目標,一項工作一項工作去推進,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去解決,使竹溪年年都有新發展,處處都有新氣象。二是要轉變發展方式。緊緊依靠科技創新、體制創新,堅持不懈地發展以水電、茶葉為主的特色產業,使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上一個臺階,產業鏈條不斷延長,產品附加值有一個大的提高,實現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穩定糧油生產,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努力使我縣農村經濟實現新突破。以竹房城鎮帶建設為抓手,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環境整治,積極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群眾生活不斷改善。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不斷提高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努力使第三產業取得新進展。要處理好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系,全面推進資源節約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三是要優化發展環境。抓好體制創新、行政提速、優質服務等環境創新工程,全面推行政府部門辦事內容、辦事程序、辦事權限、辦事時限、辦事結果以及收費依據和標準“六公開”。繼續推行重點企業掛牌保護制度,切實維護民營業主的合法權益。實行服務承諾制和限時辦結制,讓投資者特別是外來投資者放心、安心、舒心、誠心在竹溪發展創業,真正做到政府創造環境,人民創造財富。
(五)在民生改善上下功夫。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切實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作為第一追求,著力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要更加注重群眾利益。全面落實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切實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尤其是城鎮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困難。重點做好城鎮低保、“五保”供養、特困救助等工作,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惠農政策,加快發展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等各項社會事業,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上學難、看病難、就業難等問題。認真落實領導信訪接待日和下訪制度,體察社情民意,傾聽群眾呼聲,努力把各種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進一步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健全和完善維護社會穩定的長效機制,保障全縣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