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新一輪縣級黨政班子的調整,(浙江)我省涌現了一批70后縣級領導干部,給基層組織增添新活力,但一些年輕干部,因缺少基層實踐經驗,有人擔憂不適應新崗位的要求。 作為我省最年輕的縣(市、區)長之一,生于1978年的平湖市市長朱林森的日程表總是排得滿滿的。 上午參加會議,下午到基層調研,周末接待來考察投資環境的客商……此前擔任嘉興團市委書記的朱林森走上新崗位的1個多月來,幾乎沒有休息日。“他原來是群團干部,擔任政府正職跨度大,現在正在盡快進入角色,熟悉環境。”一位平湖干部告訴記者。 隨著我省各縣(市、區)黨委、政府換屆的有序推進,一大批年輕干部嶄露頭角,成為黨政“一把手”,為領導干部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自信壓力:新崗位充滿挑戰 俞剛(化名)是名70后干部,剛當上我省南部某縣縣委常委,之前他在該縣邊遠鄉鎮任黨委書記,這次通過市里的競爭性選拔考試,一路過關斬將,順利當上縣委常委。 年紀輕輕就在縣里當上了常委,一時間,俞剛身邊的贊美之詞不絕于耳。“這得益于干部年輕化的政策,也是本人把握住了機遇。”俞剛信心滿滿地走馬上任,各種應酬也隨之而來,不少以前的同事、朋友都高看一眼,甚至是高中同學聚會,也請他去亮亮相。 可隨著工作的展開,意氣奮發的俞剛開始皺緊眉頭。“我本來只負責一個鄉鎮的工作,現在要從全縣的角度考慮問題,既要全力配合縣委中心工作,也要抓好自己分管的經濟工作。”俞剛覺得壓力越來越大。 沒多久,俞剛就遇上一個難題。他分管的開發區要引進一家大型企業,涉及到一項拆遷工程。開工日期一天天地臨近,可動遷工作遲遲沒有起色,俞剛著急得幾個晚上沒有睡好覺。 在俞剛的虛心請教下,一位經驗豐富的同事為他“支招”:“拆遷不是發一個文件就了事的,要帶著感情做老百姓工作,情理說通了,大家都會支持理解。”很快,俞剛帶著開發區的職工,挨家挨戶地上門做工作,終于按期完成了動遷工作。“要勝任這個崗位,可真不容易。”俞剛切切實實地體會到了肩頭擔子的份量。 在我省,越來越多的“70后”走上縣級黨政領導崗位。去年以來,我省先后公示了5批次、161名區縣黨政“一把手”換屆人選,其中有相當比例“70后”甚至“75后”。比如,在去年11月公布的106名區縣黨政“一把手”名單中,就有26名70后干部,約占四分之一。 實干質疑:需社會大學磨練 盡管不少年輕縣官履新后,一心撲在工作上,但來自各方的關注和質疑讓他們倍感壓力。 “我會全力以赴,干出一番事業證明自己。”面對疑問和壓力,桐廬縣縣長、生于1972年的方毅下了決心,要用實績贏得群眾的信任。 桐廬縣百江鎮雙塢村地處偏遠山區,各項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建一條通往山外的道路成了村民的愿望。方毅在村里走訪時了解到,村民們希望能盡快建設“雙塢—聯盟”聯村公路。方毅聽取各方意見,第二天又一早去實地調研,很快拍板支持修路。目前,“雙塢—聯盟”聯村公路就要開工,預計今年9月即可完工,到時村里的土特產就可以運向山外銷售,增加農民收入。“沒想到方縣長年紀輕輕,干事這么有魄力。”村民們豎起大拇指。 除了日常的走訪調研,不少70后縣官還通過網絡與群眾溝通。“千島湖夢之島大門口有一排污口在往湖里排污水呢,臟乎乎的水伴有臭味,湖面上己有一大片變黑了。”3月18日,網友“胡曉明”將自己的見聞發到微博上,沒想到引起了淳安縣縣長的關注。 生于1976年的淳安縣縣長柴寧寧上任后,就開通了微博,受到不少粉絲的追捧。柴寧寧轉發這條關心千島湖環保問題的微博,并寫道“如查屬實,定從重處罰,處罰結果也要公開。”隨后,該縣環保局介入調查,原來這是一個污水處理廠的應急溢流口,最近雨季,排污廠處理能力不足,造成溢流,目前這一排污口已停止排污,環保局責成污水處理廠自查,杜絕此類事情再次發生。“贊一個,關注環保的70后縣長不簡單。”不少網民對這位時尚的年輕縣長投以“鮮花”。 年齡經驗:選干部別一刀切 實際上,隨著全國各地相繼出現“24歲副處”、“29歲市長”、“80后副廳”等年輕干部,干部年齡已經成了一個刺激公眾神經的敏感話題。 “年輕干部有理想、有干勁、有創新精神當然是好的,但是如果過度強調‘年輕化’,甚至把它當成惟一剛性的指標就不對了。”中央黨校黨建研究部一位教授指出,現在有些地方比著降低領導班子的平均年齡,你50我就45,你45我就40,這是把“年輕化”庸俗化了。“干部任用只要嚴格遵守任期制,年齡就不該對干部的任用產生過大的影響。” “工作中需要新鮮血液,也同樣需要經驗豐富的老干部。”一位基層干部告訴記者:“面對基層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更需要一些年齡稍長的干部,以他們經驗豐富、情況熟悉、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優勢,來破解難題。” 論壇上,有網友直言不諱地說:“如果用‘一刀切’式推行干部年輕化,不僅挫傷那些因年齡原因無法合理任用的優秀干部,也易滋生他們不安于現狀的浮躁情緒,不利于年輕干部成長。” 有關專家表示,公眾對于一些年輕干部表示質疑,矛頭看似指向年齡過輕,實質還是從這些干部的履歷中,看不出有什么過人之處。“在年輕干部提拔上,一定要講究科學提拔,而不是為了指標、比例,把不符合條件的年輕干部也提拔上來。” 專家指出,年輕干部應該認識到,自己的提拔任用除了個人努力外,還有機遇、干部結構需要等因素,要正確認清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虛心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批“70后”干部走向政壇前臺是歷史的必然,這是實現黨的干部年輕化、知識化的需要。但選拔領導干部不能唯年齡論、不應以年齡選人,應促進形成干部的立體化布局,年長與年輕的領導班子搭配合理,可以使知識構成、個性形成互補,更好地發揮出各自優勢。但過多追求干部的年輕化,就會造成干部隊伍對工作的不適應,同時導致群眾的不信任,特別是對選拔過程不透明的年輕領導干部會產生質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17575912.html |
| (責任編輯:陳葉軍) |
中央黨校教授稱部分地方比著降領導班子平均年齡
時間:2012-12-02 12:35:54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