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偉大事業(yè),始于為民宗旨而成于實干精神。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生力軍,只有想為、敢為、善為、勤為,才能不負組織重托,真正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竹溪高質量發(fā)展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葆有“想為”的境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思想上先進,行動上才能先行。年輕干部的想為精神,是成長路上的明燈、糾正問題的良藥、內生動力的源泉,能夠激發(fā)動力、凝聚合力、迸發(fā)生命力。唯有堅定“一日無為、三日難安”、“干事光榮、避事可恥”的思想自覺,強化責任意識,不斷淬煉思想,加強黨性修養(yǎng),才能不負組織重托,不負群眾信任,用心血和汗水夯實鄉(xiāng)村發(fā)展之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砥礪“敢為”的擔當。先行先試、勇于擔當。敢”字當頭方能闖關奪隘、“敢”字為先才能突圍而出。年輕干部的敢為精神,是時代洪流中的自我覺醒、使命在肩的奮力拼搏、挺身而出的英雄主義。要敢于直面問題矛盾,勇于破解難題要事。要賡續(xù)“敢”的精氣神,面對重重困難、經受種種考驗,以敢為的意識謀發(fā)展,以求變的意識開新局,帶頭在鄉(xiāng)村振興、項目建設、流域治理的發(fā)展一線克難攻堅,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闖將,以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以忘我精神盡好應盡之責,以過硬本領推進發(fā)展持續(xù)向好。
練就“善為”的本領。學思踐悟,細照篤行。提高“善為”的本領,就是要增強工作能力、優(yōu)化工作方法,忙碌而不盲目,巧干而不蠻干。要厚植終身學習的理念,全面補充經濟發(fā)展、社會治理等多方面知識,把日常各項工作做好,努力成為一專多能的多面手,擔當主力軍的重任;要厚植敢為善為的情懷,善于提前謀劃工作思路,制定具體措施,打好工作基礎,掌握做好各項工作的原則、講求推動工作落實的方法,更應該想在領導前面、站在領導后面,盡心盡力、親力親為、踏踏實實,做到眼里有事、腦中想事、勤于謀事、用心做事、盡力成事。只有不斷進行能力提升、素質升級、本領擴容,才能戰(zhàn)勝新挑戰(zhàn)、打開新局面。
鍛造“勤為”的作風。知重負重,唯實唯勤。勤為是勤于創(chuàng)新、勤于實踐的必然要求。年輕干部干工作就要邁出步子、甩開膀子,無私奉獻、主動作為。面對繁雜瑣碎的工作,要堅持實踐出真知,爭當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做到“身勤”,到田間地頭里走一走,與父老鄉(xiāng)親嘮一嘮,群眾炕頭坐一坐,取得第一手民生信息;做到“話勤”,學會與群眾溝通的方式和技巧,善于學習做好群眾工作的語言,進一步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做到“腦勤”,工作中注重歸納、反思和總結,在實踐中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總結新方法、新經驗,以“釘釘子”的韌勁狠抓工作落實,努力推動各項工作實現(xiàn)有效突破提升。(袁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