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單位創建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是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各項任務落實到基層的重要途徑,是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素質和單位文明程度的有效形式。
一、什么是文明單位?
文明單位是指積極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成績顯著,職工素質較高,業務工作過硬,社會形象良好,在各地各行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單位。
二、文明單位創建標準有哪些?
文明單位評選基本標準:“六個一”,即一個道德陣地、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宣傳櫥窗、一支志愿服務隊、一系列創建活動、一套管理機制、一系列創建成果。具體標準:
(一)組織領導有力。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成立由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機構,把創建工作列入單位工作總體計劃和重要日程,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層層落實創建工作責任制,做到機構健全、人員落實、計劃周全、措施具體、制度完善、管理科學、經費保證、工作到位。領導班子團結協作、作風民主、開拓創新、勤政廉政、以身作則,在創建活動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二)思想教育深入。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切實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深入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入開展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培訓和實踐活動,培育并認真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推動形成崇德向善的社會道德風尚。深化家規家訓進萬家活動,加強文明家庭建設,大力弘揚優良家風。扎實開展文明禮儀線上線下教育,單位干部職工普遍遵守社會公德,愛護身邊環境,具有文明禮儀、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平等友愛、團結互助的良好素質。
(三)文化氛圍濃厚。積極創建學習型單位,深入開展“全民讀書”活動,形成全員學習、終身學習、自覺學習的良好風尚。加強機關單位文化建設,用好、用活“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刊播載體,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大力倡導文明禮儀之風、讀書學習之風、勤儉節約之風,塑造良好的形象。注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持續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堅持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職工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健康向上。
(四)管理民主科學。制定具體明確、易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職業行為規范和崗位行為規范,全面規范行業每個崗位的生產行為、服務行為、經營行為、管理行為,實現依法管理、科學管理、民主管理。推行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廠務公開等公開辦事制度。工會、職代會、群團、志愿服務等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注重人文關懷,職工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落實政務公開、廠務公開等公開辦事制度,堅持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措施落實,治安防范網絡健全,民主法制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單位內部治安狀況良好,安全生產制度落實。申報屆期及前一年單位負責人無嚴重違紀和違法案件,全體員工無違法犯罪案件,單位內部未發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無“黃賭毒”等丑惡現象,無邪教活動,無重大安全、質量責任事故。
(五)服務優質高效。建立和完善投訴處理機制,制定服務規范,建立受理投訴機構,公布舉報電話,及時妥善處理投訴。健全規章制度,規范服務行為,增加便民措施,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機關干部轉變服務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廣泛發揚民主,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謀利益,群眾滿意度較高。
(六)工作實績突出。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執法部門廉潔高效、辦事公道、依法行政、執政為民,重大決策民主公開,群眾滿意率較高。窗口單位工作規范,周到細致,優質高效,業務工作處于全縣同行業前列。企業、社會組織改革進取、誠信經營、科學管理、注重質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職工收入同步提高,主要經濟指標居于全縣同行業前列。全面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全縣重點工作、重大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得到縣委、縣政府和群眾好評。
(七)內外環境優美。內外環境優美。注重生態環境建設,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建立健全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內外環境清潔整齊,無臟、亂、差現象,重視綠化、美化、亮化,為職工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制度健全、措施落實、成效明顯。生產、流通企業建立了切實有效的環境管理體系,環保宣傳教育工作成效明顯,環境污染控制指標達到環保標準。
(八)社會形象良好。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義務獻血、保護環境等公益活動,在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文明新村活動中發揮示范作用。建立志愿隊,志愿者注冊人數占到單位職工人數的90%以上,每年組織集中志愿服務活動不少于12次。
(九)創建活動扎實。深入開展文明機關、文明股室、文明班組、文明家庭、文明職工等細胞創建活動,創建覆蓋面達到100%。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廣泛開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網等行動,全面推廣“公筷公勺制”,開展“光盤行動”“反對浪費、崇尚節約”等文明行動,形成制止餐飲浪費長效機制。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創建活動,干部職工知曉率、參與率達100%,滿意率≥95%。扎實開展城鄉共建、社區幫建、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活動,幫助社區村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