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蘿卜牛肉湯太香了!”“今天蘋果好甜又脆真好吃!”自數字食堂建設開展以來,竹溪縣中峰鎮中心學校的學生餐廳里,800余名孩子在早中晚餐時間一邊品嘗豐富餐食,一邊與同學分享“吃后感”,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
如何讓學生吃得飽、吃得健康又吃得好?竹溪縣中峰鎮中心學校始終將這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作為深入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重大民生實事工程放在心頭、抓在手上。通過積極推進“數字食堂”建設依托中小學食堂信息化監管平臺建設運用食材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消費管理系統、“互聯網+明廚亮灶”等四大系統,從食材采購、過程監管、明廚亮灶、食譜菜單定制等方面入手,以數字化之力,學生舌尖安全,打造“幸福放心健康食堂”。
陽光采購打造透明食堂
“學校通過電腦下單食材后,數據會通過供應商傳輸給電子秤,驗收時對貨稱重,電子秤就會顯示收貨,驗收完成時即刻生成電子簽收單,形成了訂單、配送單、收貨單、結算單‘四單合一’的數據閉環。”家長委員會代表蔡先清如是說。早晨6點,由相關負責人組成的學生食堂食材驗收小組,正通過全新的“智能電子秤”對供應商配送的食材“驗明正身”,青菜、土豆等在自動稱重、一鍵拍照數字智慧管理系統下一一“驗明正身”。
“以前我最不放心的就是每天早上的食材驗貨,生怕短斤缺兩,有時候我還會早上來突擊檢查。如今所有食堂采購的食材和配送信息自動上傳到“數字食堂”監管平臺,學校每天進了多少菜、菜品質量如何、工作人員責任落實是否到位、供應商送貨是否及時等問題,隨時可以在手機上查看。當天攝像頭和電子臺秤記錄下來的畫面和數據,從食材源頭追溯,到供餐全程可視,一目了然,為學生校園食品安全筑牢第一道安全“防火墻”。分管副校長王麗向家長和學生介紹了數字食堂運行和管理情況。
菜單定制打造暖心食堂
“今天的西紅柿炒蛋好吃,還有蓮藕排骨湯做出了家的味道,就是肉有點多!”八(4)班學生陽辰浩,吃完午餐后在一樓食堂門口的每日菜品評價欄前這樣說道。
新學期以來,學校從學生飯菜質量和數量入手,針對營養食譜、飯菜質量、飯菜口味、飯菜溫度、飯菜品種、服務態度等開辟公示公開意見征集欄,通過改變食堂管理模式,在提升校園餐質量上下真功夫、出真招,讓學生在校園餐上吃出快樂感和幸福感,讓飯菜真正合乎學生口味。同時,通過成立學生膳食委員會,征求家長的意見,定制食譜,帶來了食堂飯菜的口味、新鮮度的逐漸提升,讓“小餐桌”變成家庭“大廚房”。
明廚亮灶打造陽光食堂
校園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每天凌晨5:00開始,學校食堂管理人員和工人就為全校900多名師生的用餐而忙碌著。通過“明廚亮灶”“智廚系統”以及分布在各個區域的高清監控、互聯網等高科技手段,師生食品清洗、切配、烹飪……加工過程一目了然。食堂食材出庫和入庫、登記陪餐記錄、登記食譜、留樣記錄、餐具消毒、預警處理、食堂工作人員晨檢記錄……食堂的每一個操作流程都在陽光下運行,真正實現“源頭可溯、過程可控、去向可追”。為學生就餐再添一道“安全防護墻”。此外,學校定期開展食堂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走進學校食堂的操作間,把家長的監督責任延伸到后廚。操作間的食品加工、食材存儲、餐具消毒等過程在實時監控下實現陽光操作、透明化管理。(竹溪縣中峰鎮中心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