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魚塘邊,近日,白果坪村集體魚塘畔一派繁忙景象,村民們正將一尾尾活蹦亂跳的魚苗投放入塘。近年來,白果坪村立足資源優勢,通過“村集體+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集體養魚產業,不僅讓閑置水塘“活”了起來,更蹚出了一條“生態養殖+集體經濟”的致富新路。

科學選苗,把好產業“質量關”
“這批魚苗我們精挑細選,都是抗病力強、生長快的優質品種!”村書記李文進介紹道。為確保養殖效益,村里專門邀請縣級專家、鎮內養殖大戶進行全程指導,最終選定草魚、武昌魚、鰱魚等適應當地水質的魚苗品種。首批投放的2萬尾魚苗均來自省級良種場,并全部通過檢疫檢測。“每條魚苗都健壯活潑,成活率預計能達到90%以上。”養殖員李文安信心滿滿地說。

盤活資源,荒塘變“聚寶盆”
“以前這些水塘雜草叢生,現在開發出來養魚”村民張大爺介紹道。村集體通過整合閑置水域資源,將分散的50畝低效水塘統一改造為標準化魚塘,并引入科學養殖技術。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決議,采取“集體出資+企業支持+農戶入股”方式,籌集啟動資金20萬元,初步購買魚苗2萬尾、增氧機等設備,昔日的荒塘如今畝產鮮魚預計超2000斤,年產值預計突破50萬元。

干群同心,共繪致富“新畫卷”
投放現場,村干部帶領群眾開展了分工協作,有的負責搬運魚苗袋,有的小心解袋放流,還有的認真記錄投放數量。該村村民紛紛表示:“這些魚苗承載著我們致富的希望!”據悉,此次魚苗投放采取“集體主導+村民參與”模式,由村合作社統一采購,村民以勞動力或資金入股,既降低了風險,又激發了大家的積極性。
該鎮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匯灣鎮將繼續挖掘特色資源,做活“漁業+”文章。(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