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昨日,筆者來到向壩鄉金竹園村志杰種植專業合作社,走進香菇大棚,看到工人正在摘鮮菇;走進食用菌公司收購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定級、過秤,一片忙碌的景象,這是該鄉食用菌產業初見成效的一個縮影。

2018年下半年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要求,向壩鄉把“短、平、快”的食用菌產業,作為脫貧及煙葉轉型產業來抓,依托當地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資源,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科學經營,成立食用菌扶貧產業建設領導小組,制定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出臺獎補政策,創新食用菌產業發展方式方法,采取以竹溪縣三合順菌業有限公司負責制棒質量、技術服務、產品收購,以種植大戶牽頭領辦的方式,發動農戶組建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方式組織引導農戶發展食用菌產業,形成村村有食用菌產業,依靠食用菌產業實現穩步增收,實現“門口能就業、出菇有質量、技術有指導、產品有銷路”的脫貧致富之路。
目前,該鄉已成立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10個,發展食用菌169.23萬棒,其中養菌棚還有110余萬棒,預計在霜降后出菇;已經出菇的有50余萬棒。據該鄉食用菌產業分管領導介紹,每個菌棒可出菇四茬,產量最高的是在第二、第三茬,已經出菇的第一茬,預計產量在3萬余斤,收入12萬元左右。(周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