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向壩鄉,薄霧繚繞中,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正沿著河道清理雜物,村民們也都在自發地打掃房前屋后,這是該鄉“六無”創建的日常剪影。“以前購物習慣了用塑料袋,現在鄉里號召購物自帶布包,超市、小賣部也都不再提供一次性塑料袋了。”家住向壩村的朱秦笑著說:“自家院角的柴火堆早已清空,換上了電磁爐,又干凈又安全,做飯還省時。”

今年來,該鄉吹響“六無”鄉鎮集結號,以“無垃圾、無化肥、無塑料、無公害、無污染、無燒柴火”為目標,全域掀起生態治理攻堅熱潮。通過拆除沿河雞舍,實行污水管網改造全覆蓋,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綠肥種植技術,建立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機制,實施“柴改電”“柴改氣”工程等一系列舉措,實現了生態環境從清新到澄澈,從整潔到雅致,從和諧到共生的華麗轉變。
“不僅要環境美,更要產業興。”鄉主要負責人表示,該鄉依托“六無”創建發展生態農業,培育出“向壩有機茶”“高山蔬菜”“林下蜂蜜”等特色品牌,各項目帶動就業300余人,戶均增收超2000元。目前,全鄉已發展林蜂養殖2500箱、管護生漆基地1100畝、建設油茶基地500畝,打造向壩村林下經濟產業示范村,發展以天麻、茱苓、黃芪為主的小藥材500畝,吸引2家文旅企業簽約投資。并通過“民歌文化+生態旅游”融合模式,吸引游客,“生態紅利”逐步顯現。

如今的向壩鄉,水清岸綠、村容整潔,地里長著放心菜,河里淌著干凈水,村里不見垃圾蹤影,連空氣都帶著股清甜。下一步,該鄉將持續完善長效機制,通過積分獎勵、村規民約等方式鞏固創建成果,讓“六無”理念深植人心,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動能。(甘雄廣 馬和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