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鄉村振興幫扶工作,筑牢鄉村兒童水源保護意識,5月10日至11日,漢江師范學院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隊聯合該校團委“南水情長志愿服務隊”,為向壩鄉40名留守兒童精心策劃了一場“尋水之源、尋愛之源、尋希望之源”為主題的研學之旅。孩子們走進漢江師范學院、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湖北醫藥學院等校園,以及十堰市林業局生物多樣性基地,在沉浸式實踐體驗中,感觸科技與生態交融的脈動,將守護綠水青山的信念鐫刻心中。啟程當日,漢江師范學院黨委書記付永昌抵達向壩鄉向壩村為孩子們送行,深情寄語孩子們作為南水北調水源區的小主人,肩負“守井人”責任,讓今日的探索成為未來守護清水的堅定步伐。

尋水之源:解碼生態保護的科技密碼
在十堰市林業生物多樣性科普館,孩子們通過生態沙盤、珍稀動植物標本,了解丹江口庫區生態修復成果。當目睹中華秋沙鴨棲息地因保護措施擴大時,七年級學生張紫涵感慨:“保護水源就是守護鳥類的家園!”
漢江師范學院物理實驗室內,志愿者以“水的科學”為主題,指導孩子們完成特斯拉線圈凈水模擬、伯努利方程驗證等實驗。通過協作搭建簡易凈水裝置,學生陳宇航驚嘆:“原來物理知識能變成保護清水的工具!”

尋愛之源:城鄉攜手守護童心成長
在湖北醫藥學院生命科學館中,孩子們通過AR人體模型探索水分在血液循環中的作用。六年級學生梁圳童觀摩后寫下:“家鄉河水與我的血液同頻流動,我要永遠守護它們!”大學生志愿者還帶領學生對比水質樣本,制定《健康飲水計劃》,將醫學知識融入鄉村健康實踐。

尋希望之源:科技星火照亮未來
走進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方程式賽車館,節水型電動賽車和3D打印技術引發陣陣驚嘆。佩戴VR設備后,八年級學生馬浩天體驗了“一滴水”從水源地到賽車冷卻系統的循環之旅,立志“將節水技術用于家鄉灌溉”。互動環節中,孩子們拆裝賽車零部件,設計“智能巡河機器人”草圖,獲高校導師“創意兼具實用性”的評價。

據漢江師范學院駐村工作隊介紹,自開展鄉村振興幫扶工作以來,該校圍繞“五大振興”重點任務,全力做好竹溪縣向壩村的定點幫扶工作。本次研學深度整合校地資源,充分發揮高校在教育、科研、文化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實地參觀、科普講座、互動實驗等多元形式,在孩子們心中種下“愛水、惜水、節水”的種子?;顒硬粌H為向壩鄉留守兒童打開了一扇了解外界的窗口,更為鄉村生態振興注入了青春力量,是校地協同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彭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