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持續提升能力作風建設走深走實,縣融媒體中心與縣能力作風辦聯合推出“提升能力作風 服務支點建設”系列訪談,聚焦各級各部門學習貫徹落實省市縣“新春第一會”精神、持續提升能力作風建設的具體舉措,堅定“山區小縣也能有大發展”的信心,樹牢支點意識,以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工作大提質、發展大提速,凝聚形成“人人主動作為、事事奮發有為、處處大有可為”的良好氛圍,聚力打造“一城四地”,為服務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貢獻竹溪力量。敬請關注。
創先爭優強服務 實干擔當促發展
專訪向壩鄉黨委書記 敖漢杰
省市縣“新春第一會”奏響了實干強音,向壩鄉深刻學習會議精神,在服務縣域支點建設中找準坐標、精準發力,以“拼”的銳氣、“搶”的沖勁、“破”的勇氣、“實”的擔當,確??h委決策部署在向壩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全縣“一域之光”添彩。

鍛造鄉村振興“先鋒隊”
深化黨建引領,實施“紅心向黨”鑄魂工程,開展“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動,破除“本領恐慌”。組織干部走進向壩民歌非遺展覽館、政治生活館等紅色陣地,接受思想淬煉;組織干部進企業當好“店小二”,進村組當好“主心骨”,進田頭當好“土專家”;組織40歲以下干部每月舉辦“青年干部論壇”,變“田間”為“考場”,在烤煙基地、白酒加工生產車間,通過現場情景模擬形式,提升年輕干部服務群眾綜合能力;建立激勵機制,完善考評體系,激發干事熱情,將工作實績與干部績效掛鉤,讓吃苦者吃香,實干者實惠。

激活產業升級“強引擎”
優化產業鏈條,鞏固傳統優勢產業,堅持烤煙主導地位不動搖,穩定烤煙種植面積4000畝以上;深耕中藥材產業,建立規模化中藥材基地1000畝;升級向壩白酒產業鏈,新建1個生態酒莊,融入古法釀酒技藝,打造沉浸式體驗區;擦亮“向壩民歌”文旅IP,盤活閑置文旅資源,打造民歌實景劇場、非遺民宿,推出“森林康養+民歌研學”精品線路,在武陵不夜城開設向壩民歌專場。

繪就生態宜居“新圖景”
實施“鄉村煥顏”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垃圾分類、污水治理建設,積極爭創“六無”鄉鎮;常態化開展“緣溪行”守水護水志愿服務活動,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生態廊道;構建“民歌調解”治理新模式,在矛盾糾紛多發村設立鄉賢評理堂,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高標準推進鄉村建設“六件事+”工程,讓群眾感受到看得見的變化、摸得著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