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6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暴雨席卷桃源鄉。頃刻之間,山洪暴發、泥石橫流、房屋垮塌、道路沖毀,水電、通訊中斷,全鄉9個村2460人受災,房屋受損155戶,緊急轉移安置人口36人,直接經濟損失達5236.4萬元……
如今,降雨仍在頻發,災害不斷增加,但一個個逆雨而行的身影,一臺臺轟鳴的機械,一條條新修的便道,一張張汗水浸潤的臉龐,讓桃源這片曾經暴雨洪水重創之地,浴火重生,不斷發生著新的變化。

科學重建齊抓共管
統籌兼顧,科學重建;以人為本,民生優先,這是桃源災后恢復重建的主旨。災后恢復重建啟動以來,桃源鄉黨委、政府始終把維護群生命財產安全,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作為第一要務,統籌推進房屋、供水、供電、通訊、道路及各類管網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恢復重建工作。
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堅持一線靠前指揮,靠前決策,靠前解決問題,為受災群眾解決了大量的實際困難,為廣大干部群眾樹立起了典范,凝聚起了強大力量,引領了災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推進。全鄉共修復供水管網13000余米,各類線桿110余根,新修便民通道10公里,清理土石方1萬余方。
“感謝黨委政府的幫助,現在又有新家了,感覺心里很踏實。”楊寺廟村房屋倒塌戶高興地說。楊寺廟村作為房屋受災情況最嚴重的村,很多農戶都被轉移安置,為了解決受災群眾住房安全問題,鄉黨委、政府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科學修繕、務實重建的方式,對受損房屋進行維修加固或重建,并通過集鎮租房、投親靠友等方式妥善安置轉移群眾30余人。
干群齊心實干擔當
緊扣災后恢復重建排兵布陣、調兵遣將,優化配備干部隊伍,讓干部隊伍向災區一線聚集。在災后重建中,桃源創新建立領導干部聯系重建項目工作機制,每個項目倒排時間表,聯系領導切實履行協調、服務、督導、推進責任。目前,全鄉9個村供水、供電已恢復,通訊、道路基本暢通,農業生產自救正在有序開展中。
“組織寄予我們厚望,我們就要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切實為桃源災后重建貢獻自己力量。”來自縣農業農村局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駱杰說道。作為農業專業技術人員,縣農業農村局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匯同農技、畜牧、煙站等部門積極參與災后生產自救工作,為群眾恢復農業生產充當技術指導。目前,全鄉受損食用菌大棚、煙葉、蔬菜及農作物已基本恢復正常生產活動。

黨員垂范奉獻在前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全鄉黨員干部沖鋒在前,一線黨支部成為戰斗堡壘,他們是重建家園最堅強的支撐力量。“你這拆模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在茂古坪村危房重建戶薛云華家中,茂古坪村黨支部書記喬三春一邊幫農戶拆除模板,一邊反復叮囑道。茂古坪村是全鄉災后重建任務最重的地方之一,全村橋梁沖毀9座,道路沖斷多處,農作物倒伏損毀嚴重。在災后重建中,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開展“黨員設崗定責”行動,村“兩委”班子成員爭做重建一線排頭兵,有力推動了全村重建項目加速推進。

“黨員干部就要沖鋒在前,務必按期保質保量完成災后恢復重建各項任務。”這是該鄉黨委主要負責人在受災群眾面前擲地有聲的承諾。災后重建工作開展以來,桃源鄉以基層黨組織能力提升為重點,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在全鄉9個村組建成立了農村黨員防汛救災巡邏隊,累計派出500余名黨員干部深入災后重建一線,“一戶一策”切實解決群眾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廣大黨員干部成為重建家園的中流砥柱。
在頑強中奮力拼搏,在災難中奮力崛起。洪災無情人有情,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桃源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災后重建、奮起趕超的奮斗中,一定會用勤勞的雙手,續寫出新的奇跡,讓一幅新生的美麗畫卷鋪展在人們眼前。(張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