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近年來,桃源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充分發揮黨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總抓手”的作用,以黨支部為核心,引導廣大農村黨員不忘黨恩、牢記使命,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帶頭發展致富、帶頭倡導新風,爭當創先爭優的領頭雁,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典型幫扶,爭當發展致富的領頭雁。通過“扶、帶、引”等方式,注重培養能帶領群眾致富的黨員隊伍。政策項目“扶”。在全鄉涉農合作社中推行“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各村支部書記帶頭成立了神仙葉、茶葉、香菇、藥材、蔬菜、蜂蜜及農產品加工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8個,通過合作社發動農戶參與生產經營,開展技術指導,壯大產業規模,帶動農戶逐步走上致富之路;積極利用小額農貸資金,抓好技術、信息等服務,促進黨員群眾增收致富。典型示范“帶”。注重典型引路,在堅持發展黨員標準的前提下,把是否具備致富本領、能不能起帶頭作用作為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的一個重要內容來考察,實現了“用好一個人、帶活一個村”的良好效果。活動載體“引”。在農村黨員干部中開展“雙爭”活動、“黨員承諾”活動,鼓勵黨員干部在產業興農、結構調整、增收致富和新農村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全鄉范圍內培養了一批有思想、懂經營、善管理、會致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頭雁。
破除陋習,爭當倡導新風的領頭雁。在疫情防控期間,以支部為單位,充分發揮黨支部示范引領作用,在廣大農村黨員中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深入開展“文明新風進農家”活動,引導廣大農民樹立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的新風尚,促使廣大農民自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開展以“精神立家、勤勞富家、健康興家、守法持家、綠化美家”為主題的“五好家庭”創建活動,廣大農村黨員帶頭遵守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積極引導農民崇尚文明,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形成了“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一村帶多村”的良好格局。全鄉共組織9支由農村黨員組成的文明鄉風宣傳隊,深入開展“凈化思想、凈化村戶”活動,刷寫標語100余幅,懸掛過街橫幅10余條,向群眾發放“文明鄉風倡議書”1000余份,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文明禮貌新風尚。
為民解憂,爭當幫扶群眾的領頭雁。按照“學一門技術、上一個項目、帶一批群眾、富一方經濟”的思路,有致富項目的農村黨支部,主動聯系3—5戶困難農戶,組建專業合作社,結成致富聯合體,通過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為幫扶對象解決實際困難,幫助農民發家致富,使貧困農戶實現脫貧。
美化家園,爭當建設新農村的領頭雁。各村黨支部從解決農村臟、亂、差問題入手,定期組織農村黨員開展“黨員村容村貌奉獻日”活動,帶頭搞好環境衛生,維護村容村貌。各村黨支部還組織老黨員擔任新農村建設監督員,明確監督員職責,確定檢查評比時間,確保了整治工作時時有人問,事事有人管,努力構建“糞便進池、垃圾進場、柴草進院、畜禽進欄”的“四進”新農村建設格局,農村衛生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蔣軍、張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