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通訊員 孫立海) 近日,桃源鄉甘溝子村袋料香菇首批占地3畝9個大棚建成投入使用,45萬余菌棒也即將到位,為該鄉食用菌袋料香菇的發展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也有了新路子。這也是該鄉產業發展助力精準脫貧的一個縮影。
“村里有了集體經濟,甘溝子村不怕今年出不了列。”桃源鄉甘溝子村支部書記王云華信心滿滿地說。
據悉,桃源鄉甘溝子村地處秦巴山區,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煙葉種植和勞務輸出,村集體經濟收入低是該村脫貧出列的一個短板。為此該鄉黨委政府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高度重視貧困村集體經濟產業的發展,多次下村實地調研,積極上爭資金,引導貧困村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能人大戶創辦農村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該鄉通過引進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已在甘溝子、楊寺廟等村率先建設袋料香菇基地,通過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的村及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下一步,該村將以合作社為依托,動員貧困戶加入,計劃在全鄉范圍內因地制宜發展袋料香菇,使其作為該鄉新興產業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利用1-2年時間力爭讓它成為該鄉的又一支柱產業,將村集體經濟不斷“造血”,讓貧困戶早日脫貧奔小康。
截至目前,該鄉先后鼓勵引導楊寺廟、厚河、甘溝子等9個村成立農村專業合作社50余家,且運轉良好。各村村級集體經濟也陸續發展起來,村集體經濟正成為貧困村集體經濟壯大、貧困戶脫貧的好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