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通訊員孫立海)近年來,桃源鄉立足大山區實際,把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核心,通過幫助貧困戶對接規模企業、扶助貧困村產業建設,實現“造血式”扶貧。
該鄉以古鹽道、瓦倉丹霞山風光、古峰嶺一線天等旅游資源為依托,大力打造桃源旅游品牌,吸引游客來鄉開展鄉村游和自駕游活動,帶動當地貧困戶從鄉村旅游產業鏈中獲益。大力發展招商引資,通過征用土地、吸收部分勞動力等方式,有效的帶動當地貧困戶就業、投入生產,促使更多人群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成立楊寺廟村國心綠谷、羊角洞村核桃種植、烤煙等專業合作社近10家,發動貧困戶種植蔬菜、養殖蜂蜜等特色產品,實現穩定增收脫貧。積極創新營銷模式,以羊角洞村冉軍農村淘寶示范店為依托,積極開展“互聯網+”的營銷模式,將當地群眾所需要的東西從網上搬進鄉村,同時也將鄉村的農副產品推介到全國各地,努力為家鄉的農產品拓寬銷售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