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鄉烤煙發展紀實
金秋時節,漫步在竹溪縣南部山區桃源鄉,在群山環繞之間,在羊腸小道之上,隨處可見煙農背著一捆捆金黃色的煙葉,邁著輕快的步伐,或往家里、或往煙房走去,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桃源鄉立足發展烤煙產業,多舉措做強烤煙產業,逐步走上了發展現代煙草產業之路??緹煯a業已成為帶動全鄉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財政增長的支柱產業。金黃色的煙葉像一束光,照進了桃源人民的生活,也照亮了桃源鄉的致富之路。
催發種煙激情,從“不愿種”到“搶著種”
該鄉地處秦楚大巴山脈,版圖面積339平方公里,林地面積32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96%,耕地面積僅838公頃。為了在這有限的土地上創造更大的產值,該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縣政府“南煙北茶,適度兼抓”戰略為統領,經過多方探索,走上了發展烤煙的道路??緹煼N植比傳統農作物工序多、技術含量高、投入勞力大,起初,習慣了種植傳統農作物的群眾對這個新鮮事物并不熱心。“起初,我們是不愿種煙的,擔心搞不好會餓肚子,政府給我們提供免費貼息貸款,地膜、肥料、農藥等物資都是先來拉回來用,等煙賣了再結算并還有補貼,沒想到一步步走到今天,現在的生活是種煙前想都不敢想的。”該鄉桃園村煙農譚興富如是說。為打消群眾顧慮,催發種煙激情,該鄉一方面積極宣傳烤煙的經濟效益和扶持政策,另一方面與煙農簽訂“三包”合同,即包物資供應、包技術服務、包全部收購、此外煙草部門還在新建烤房、煙水配套工程等方面積極扶持。有了政策的積極引導,有了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群眾紛紛走上了發展烤煙之路,烤煙種植面積逐步發展到了今天的7500畝,全縣烤煙大鄉的地位逐步穩固。
完善配套設施,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
該鄉地處竹溪南部邊陲,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自發展烤煙以來,該鄉充分認識到要想突破發展烤煙產業,必須加大配套設施投入力度。近年來,該鄉搶抓秦巴山區扶貧開發重要歷史機遇和煙草部門的各項扶持政策,積極向上爭取配套項目資金,完善烤煙配套設施建設。該鄉茂古坪村主任喬三春說:“起初我們烤煙要走很遠,遇到下雨天煙葉還運不出去,現在好了,家門口就有烤房,水泥路也鋪好了,我們再也不怕下雨天了。”目前全鄉共有烤房658座,新建煙區水泥公路43.5公里,一座座嶄新的密集型烤房、一條條暢通的煙區公路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這個深山一隅鄉鎮。僅在今年,為配合以煤帶柴工程的順利推進,7月前該鄉全面完成了79座密集型烤房和34座單體烤房的技術改造。隨著投入力度的不斷增強,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烤煙產業不斷走上了規?;⒁幏痘陌l展之路。
科技支撐提效,從“門外漢”到“技術員”
種了十余年烤煙的羊角洞村村民王紹華說:“從育苗到移栽、從田管到烘烤,都有技術人員手把手地教,現在種煙,技術已不是難題了?!奔夹g保障是煙葉生產的關鍵,該鄉按照煙葉標準化生產、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要求,統一印發了《烤煙標準化生產作業指導書》。同時在各村配備了煙葉技術人員,每位煙技員都建立了自己的重點指導戶、標準化示范點、綜合防治示范點,從播種育苗、煙葉移栽、大田管理到煙葉烘烤、分級保管等環節進行現場指導培訓,盡可能讓煙農簡單種煙、放心種煙。據該鄉煙站站長介紹,在煙葉生產階段,所有技術人員全部下沉到一線,誰家的煙葉長勢、烘烤情況,他們都一清二楚。他說:“烤煙是煙農致富的希望,我們身為技術人員,深知肩上責任重大,只有讓煙農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他們種煙積極性才會越來越高,烤煙產業才會不斷壯大。”經過時間的沉淀和技術人員的耐心指導,廣大煙農也逐步完成了烤煙種植門外漢到行家里手的轉變。有了技術的支撐,全鄉的上等煙葉率穩中有升,經濟效益也隨之水漲船高,煙農們的種煙積極性越來越高,“要脫貧、要致富,種植烤煙是出路”成為一句佳話在全鄉范圍內廣為流傳。
引導合作共贏,從“單兵作戰”到“抱團發展
為彰顯抱團發展優勢,有力推動烤煙產業規范化、規?;?、科學化發展,該鄉組建了竹溪縣桃源煙葉新區開發專業合作社、竹溪縣桃花源煙葉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多家烤煙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成立了專業服務隊,確立了“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濟組織模式。“合作社統一供苗,不僅苗壯質好,而且省時省力省錢,僅育苗這一項,每畝地我們能省下50元錢”該鄉厚河村煙農田紹東這樣說。有了合作社的帶動,該鄉在煙葉生產過程中統一規劃種植、統一育苗、統一機耕、統一植保、統一烘烤、統一交售,全鄉煙葉生產不斷向規?;藴驶~進。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十年的艱辛“烤”出來了這條致富路,“金葉子”鼓起了桃源人的“錢袋子”,一個烤煙強鄉正在竹溪南部迅速崛起。(李 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