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鄉屬縣南部邊陲鄉鎮,位處偏遠,地廣人稀。與之對應的是生態環境良好、山場面積廣闊。通過近年來的探索實踐,該鄉基本確立了一主(煙葉)多副(核桃、藥材、畜牧、小水電)的產業體系。自“綠色崛起”的發展理念明確以來,該鄉確立了大力優結構、持續壯規模、確保見效益的思路,繼續發力烤煙強鄉、核桃大鄉、藥材名鄉、畜牧之鄉、旅游新鄉建設,力爭唱響做實產業名片,確保特色產業集聚鄉的規劃藍圖早日實現。
做強煙葉“壯骨”。該鄉煙葉種植已達10年之久,擔負著向川渝中煙集團輸送原料的重任,并被縣煙葉公司確定為桃花源煙葉基地單元核心區域。目前,該鄉煙葉年均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6000畝以上的水平。今后,該鄉將繼續推行“五化”同步的模式,即:育苗工廠化、栽植規范化、管理精細化、烘烤科學化、服務人性化,著力提高成品煙葉等級、品質,從而確保煙農收益最大化,挺起全鄉經濟增長的“脊梁”。
做大核桃“強筋”。核桃是該鄉近年來確立的新興、朝陽產業,通過逐年推進、累積發展的方式,全鄉核桃栽植面積逾7000畝。下一步,該鄉一手抓技術管理隊伍建設,確保配套服務跟進,鞏固建設成果,促成核桃盡早成林掛果,一手抓面積“擴張”,繼續整合林業項目,擴大規模,力爭在2015年使核桃面積保有量達到1萬畝,挑起全鄉經濟發展的“大梁”。
做響藥材“健體”。該鄉按照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原則,依托已經建成的頂坪千畝藥材基地,繼續發動散戶種植,以基地輻射拉動、以大戶引導帶動、以市場刺激推動、以效益宣傳鼓動,使“中國黃蓮之鄉”這一國字號的榮譽發揚光大,推動藥材這一傳統產業步入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軌道,進入推動經濟增長的產業“陣營”。
做亮畜牧“活血”。時下,天然綠色食品正走俏市場,該鄉將強化引導,確保已建成的生豬、蜜蜂等專業合作社健康、高效運轉,充分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繼續培植扶持大戶,鼓勵群眾發展土雞、山羊、娃娃魚等品種各異的特色養殖,主打天色綠色品牌,構建多元化的養殖格局。引導外資入駐,組建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開發加工高山柴火臘肉、土雞蛋等產品,走廣養殖、深加工、快見效的發展之路,使畜牧養殖成為全鄉經濟增長的“源頭活水”。(姚 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