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竹溪縣桃源鄉從陜西商洛引進的核桃種苗運抵到鄉,標志著該鄉重塑核桃大鄉的思路正逐步從暢想轉為落實。此次調運的核桃種苗平均深50公分以上,株徑粗壯、色澤新鮮、芽苞飽滿,為精壯等級種苗。
桃源鄉素有栽植核桃的歷史,尤其是境內產出的“紙殼核桃”因殼薄、仁滿、味香而廣受歡迎,市場前景廣闊,被當地群眾形象地稱為“興財果”。為打破一葉(煙葉)獨大的產業格局,確保特色產業齊頭并進,平衡發展,該鄉確立了讓骨干產業變強、讓優勢產業壯大、讓傳統產業興盛的思路。特別是近兩年來,該鄉瞄準核桃這一見效周期長、管理成本低、市場前景好的朝陽產業,不斷傾斜建設力度,促使核桃產業早上規模、快見效益。
引進良種打下市場基礎。由于該鄉栽植核桃時間長,樹種老化、退化嚴重。為此,該鄉在準確掌握本地氣候、土壤特征的情況下,經多方考察,決定引進適應性廣、抗寒性強、掛果實早、品質優良的香玲、遼核1號兩個品種。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豐產期早,4-5年即可進入豐產期,豐產性強,進入豐產期后,畝均產300斤以上,外殼較薄、果仁飽滿,風味俱佳,能傳承、發揚該鄉“紙殼核桃”品牌,為下一步搶占市場占有率打下基礎。
引進技術打下豐產基礎。有良種還需良法,該鄉印制了桃桃栽植技術宣傳頁,組織全體干部學習消化,以村為單位,通過召開群眾會的形式,進核桃栽植要領進行講解。不僅如此,該鄉還委派專人到陜西商洛“取經”,學習掌握先進的核桃管理技術,確保核桃能早成林、早產出、早見效。
迅速行動打下成活基礎。該鄉搶抓秋冬農業綜合開發有利契機,已經將核桃栽植任務分解到村、落實到戶、明確到地塊,并組織農戶挖好了樹窩。本著盡快栽植、科學管理的原則,現正在積極各村轉運種苗。為避免出現農戶領苗后久放不栽的現象,該鄉從林業、農技部門抽調人員成立工作專班實時督辦指導,確保種苗能及時發放并在第一時間栽植入地,同時為農戶提供科學、全面的技術指導,落實好入冬保暖、防蟲害措施,保證苗木成活率。(姚恒)
桃源鄉:真抓實干興核桃產業
時間:2012-11-25 09:27:28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