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春日暖陽的映照下,縣文化館領導與桃源鄉相關負責人一同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非遺走訪慰問活動。他們深入桃源鄉楊寺廟村和茂古坪村,專程拜訪了兩位非遺文化傳承人,一位是肩負著桃源鄉民歌傳承重任的民間藝術家,另一位則是熟練掌握神仙豆腐制作技藝的匠心手藝人。這一舉措,彰顯了對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的高度重視,也為當地非遺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溫暖與力量。
在走訪過程中,慰問團隊首先來到了桃源鄉民歌傳承人孟緒仁的家中。孟緒仁老人雖已年逾古稀,但眼神中仍透露出對民歌的無限熱愛。他自幼便沉浸在桃源鄉民歌的藝術氛圍中,數年來,走村串戶收集整理散落民間的古老歌謠,將那些口口相傳的旋律銘記于心。領導們與孟緒仁老人圍坐在一起,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的生活狀況和民歌傳承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孟老滿是感慨:“這些年要是沒有政府的支持,我哪能把桃源鄉民歌唱給這么多人聽。只是現在愿意沉下心學民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加上我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太好,很多場合沒辦法參加,但只要我還能唱,就一定不會讓民歌失傳。”面對這一困境,領導們當即表態,后續會組織更多面向年輕人的非遺文化活動,讓民歌的種子在新一代的心中生根發芽。

離開孟老家中,慰問團隊來到了神仙豆腐制作技藝傳承人黃彩庭的家。黃彩庭熱情相迎,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展示神仙豆腐的制作過程,細致講解每一道工序的要點。神仙豆腐作為桃源鄉的特色美食,其制作原料取自當地特有的植物,經過多道繁雜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每一口都飽含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聽完介紹,大家對這門獨特的技藝贊不絕口,同時也對黃彩庭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將這門手藝傳授給更多人,讓神仙豆腐走出桃源鄉,成為備受矚目的地方美食名片。

此次走訪慰問活動,不僅為非遺傳承人送去了慰問金,更給予了他們精神上的關懷與支持,搭建起了非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溝通橋梁。下一步,縣文化館將聯合桃源鄉,制定一系列針對性的非遺保護措施,包括舉辦非遺文化培訓班、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等,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愛上非遺,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讓桃源鄉的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王若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