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桃源鄉人大以“如何讓人大代表參與共同締造工作服務人民群眾”為出發點,探索出積分制管理新模式,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用“小積分”兌出了文明新風尚。

人大代表助力“積分制”試點創建。“亂丟垃圾、焚燒秸稈等不文明行為要給予扣分,起到約束作用。”縣人大代表張威在桃源鄉積分制管理研討會上如是說。為使得“積分制”更切合群眾實際、行之有效,縣鄉兩級人大代表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把楊寺廟村作為試點,從鄉風文明、人居環境、致富興業、評優樹模、支持村“兩委”等5大方面,將鄉村治理各項事務量化為積分指標,推出積分獎懲制度,采用超市化運作、積分制兌換的工作模式。

人大代表參與“積分制”管理監督。為確保積分制管理工作的嚴肅性、科學性和準確性,人大代表全程參與積分評議工作。每季度各級人大代表組成考官團走村入戶,現場聽取村干部介紹積分制管理情況,查看每村每戶積分臺賬,了解群眾的參與率、滿意度,要求村委會每季度末把農戶積分情況在村級微信群進行公示,增強了積分制管理的公信力。

人大代表推廣“積分制”率先垂范。人大代表怎么做,能否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對于“積分制”的推廣運用具有重要的標桿作用。楊寺廟村黨支部書記曾廣傲積極組織村里的人大代表和黨員干部爭做“積分制”試行的引領者,發揮好“關鍵少數”的作用。同時,采取入戶拉家常、五好家庭評選、紅黑榜公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營造濃厚氛圍,引導群眾從“要我參與”變為“我要參與”,構建了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新格局。(郭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