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桃源鄉扎實推進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共同締造潔美家園,做到找源頭、嚴整改、抓規范,有效改善了農村環境衛生狀況。

嚴把治理關,環境整治底線要“實”。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該鄉迅速行動,成立環境衛生整治領導小組及專班,制定環境衛生管理考核方案。在轄區展開環境衛生整治,每周五組織公益性崗位、網格員、群眾對河道、公廁、道路等公共區域進行清理,邀請老黨員、群眾代表共同參與污水處理、垃圾堆放轉運工作監督全過程。“以前垃圾桶一放就是好幾天,很容易長蟲子,現在好了,每天都有專人負責清理,清理得很及時,每次去倒垃圾的時候也沒發現蟲子了。”羊角洞村村民李某說。
嚴把責任關,屬地管控追責要“實”。借助網格化管理,層層落實整治責任,各聯村領導、包村干部,深入行政村帶領群眾參加環境整治。并實行網格化監管,將轄區內9個行政村劃分為34個監管網格,98個微網格,每個網格都有專人進行負責,確保整治責任落到實處。同時,環境衛生整治專班定期對集鎮道路、公共廁所、河道等地的衛生狀況進行專項督查,做到村村到、戶戶看、不留死角;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并及時督促相應人員迅速整改到位,全鄉的環境衛生持續向好。
嚴把宣傳關,教育動員群眾要“實”。該鄉緊緊圍繞“共同締造潔美家園”理念,讓各村的廣播響起來、橫幅拉起來、群眾動起來,積極組織院壩會、村組會,由村干部、志愿者以及網格員向群眾宣傳環保政策法規和垃圾分類知識,黨員干部主動帶領廣大村民進行“門前五包”行動,參與村居環境整治,這不僅改善了全鄉的環境衛生狀況,也進一步提升了廣大群眾愛護環境,創建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萬文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