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來臨,為有效防范極端天氣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及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桃源鄉“多點發力,全面布局”,不斷強化汛期防災減災工作,切實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謀”字為先,搶抓防汛先機。積極謀劃在前,搶抓汛期來臨時間節點,組織召開汛期防災減災工作專題會議,向全體黨員干部傳達縣級汛期相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防災減災重點工作,及時完善鄉村兩級防汛預案并下發重點工作提示,明確人員分工及應急措施。同時,由聯系村鎮級領導、駐村干部、村干部及國土所、林業站等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地災點、河道行洪、房屋安全、物資儲備、應急隊伍建設情況摸排工作,進一步摸清防汛隱患信息,明確防汛重點,確保防汛工作有措可施、有的放矢。

“防”字當頭,做好應急準備。依托微信群、QQ群、廣播系統、入戶走訪、群眾會等方式向群眾傳達氣象信息、應急處置措施、轉移避險方式及場地,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抗災意識及防護能力。在確保村“兩委”干部、公益性崗位、護林員納入應急隊伍的同時,廣泛吸收民兵、退役軍人、青壯年,進一步充實應急力量、保障隱患巡查效果。同時,對現有應急救援物資進行盤點、補充,組織應急隊伍、群眾有針對性的開展防汛應急演練,確保緊急情況下隊伍更充實、轉移更及時、處突更科學、群眾更安全。
“責”字在肩,狠抓責任落實。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及信息報送機制,確保干部都在崗、電話打得通、人員能到位,能夠及時組織應急隊伍疏散群眾、開展科學救援,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黨政領導班子明確片區責任到人,就防汛減災工作對各村開展專項督導,現場指導物資儲備、隊伍建設、預案修訂等工作,強化鄉村兩級的聯系、溝通。嚴肅追責問責機制,對于在防汛減災工作中履職盡責不力,造成群眾生命財產損失的情況,嚴肅追責問責到人,進一步嚴明工作紀律,提高干部在崗履職、守土擔責的自覺性。(李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