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桃源鄉財政所深入貫徹2023年財政系統工作大會精神,將能力作風建設貫穿于日常工作,切實提升了財政干部為民理財、為民服務效能。

加強學習,提升履職本領。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學習相關理論,進一步增強財政工作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提升財政所干部的政治站位,保證干部學習成效,將所學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財政所干部的工作能力。已組織干部自學3次、集中學習1次。
加強行為規范,提高服務效能。根據業務實際需要,對新進干部實行財政業務相關培訓、規范工作流程、明確責任主體,確保各項工作協調、高效運轉,著力破除干部在工作環節中的“怕、慢、慵、散”等不良作風。堅持問題導向,立足于群眾需求,提高財政干部的執行力,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保障百姓辦事“只跑一趟路,事事有回音”。已接待近30名群眾,解答“一卡通”問題5件,公益性崗位工資問題5件,“三資”相關問題5件,為10名群眾解答相關惠農政策問題,為5名群眾提供解決方法。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作風。以能力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決心和恒心,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通過組織生活會、批評與自我批評等方式,讓干部“自我反思、集體反思、自我批評、互相批評”,在干部隊伍中興起“人人爭標兵,一起學標兵,自己保標兵”的風尚,讓干部隊伍良性競爭,互相學習,提升干部工作能力、提高干部工作效率,做到“當面領指示、轉身抓落實、及時有回應”,讓干部“跑”起來,讓事情“快”起來,讓群眾“笑”起來。已互相批評1次,自我反思2次,總結建議和問題共10條,整改8條。
加強財政財務監督,提高管理水平。認真完善財政內部控制機制,突出節點控制,防范各種風險,加強內部財政業務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建立健全監督與內控檢查工作有效銜接機制。加大對各類民生補貼類和鄉村振興項目資金的審核、檢查、績效評價工作力度,確保各項資金使用規范安全。通過“公務接待自糾自查”、“村級財務自糾自查”等方式,發揮財政監督職能,規范了相關賬務3條,完善相關手續2條,財務公開10次。(胡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