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鄉地處縣南部山區,全鄉多為坡耕地,平均坡度在40 以上,土層薄,水份涵養力差。6月份以來,境內一直無有效降水,旱情較為嚴重,給農作物生長帶來很大影響。眼下正值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持續干旱將會導致農作物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而且極易誘發各種病蟲害,潛在損失更是巨大。
旱情發生后,該鄉積極采取措施,大力宣傳動員,全面掀起抗旱保苗熱潮。
一是因地制宜組織抗旱。在公路、河道附近的地塊,采取人工運水、水泵澆灌等方式,二高山以上的地塊,組織農戶就近尋找水源,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煙水配套設施進行抗旱;
二是補苗改種降低損失。針對旱情較重已經成災的地塊,該鄉積極組織農戶開展毀茬補種和改種其他作物,將損失程度降到最低;
三是鼓勵農戶在田間地頭、地下水滲透處挖建小水窖,用以蓄水抗旱;
四是積極做好災情統計。及時向相關部門反饋受災信息,爭取救災補助;
五是實時掌握天氣信息。該鄉要求各村利用網絡、電視、手機短信等信息平臺,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隨時掌握降雨信息,及時發布,消除群眾的悲觀、消極心態,積極投身到抗旱保苗的戰斗中去。(姚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