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竹溪縣鄂坪鄉立足山區鄉鎮發展實際情況,大膽探索,積極實踐,把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雙帶”能力建設作為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和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形成了黨員做給群眾看,群眾跟著黨員干的生動局面,帶出了一條具有鄂坪特色的小康之路。
鄂坪鄉地處秦巴山區余脈,全鄉80%為山區和丘陵,獨特的地理地貌和氣候條件,適合多種藥材生長。2010年,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快經濟發展,鄂坪鄉黨委政府以優厚條件從外地邀請種植大戶來示范種植玄參、麥冬等藥材,當年,示范種植喜獲成功,為此鄉黨委政府決定把種植小藥材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產業在全鄉進行推廣,但是由于藥材種植投入較大,技術含量較高,再加上農民抗風險能力較弱,所以大家都敢想而不敢做,推廣工作卻并不順利。
針對這一情況,鄂坪鄉黨委政府及時出臺相關政策,激勵引導全鄉黨員干部帶頭發展藥材產業,發揮黨員干部的帶動示范作用。在深入了解玄參、麥冬等藥材的市場行情后,鄂坪鄉梓桐埡村支部書記帥行華積極響應號召成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黨員干部,2011年初,他多方籌措資金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建起了100畝的優質玄參種植示范基地,第二年,他的種植玄參大獲豐收,畝產達到350公斤,50畝地純利潤達到10多萬元。黨員干部帶頭示范作用的發揮和鄉黨委政府提供種植技術支持、金融借貸、訂單保底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群眾的顧慮被徹底打消,大家種植藥材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全鄉藥材種植面積迅速發展到了4千多畝。
為了把藥材產業做大做強,實現可持續發展,鄉黨委政府整合土地、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資源,依托產業發展實際,組建支部+協會+黨員+農戶”的黨群共富聯合體,切實抓好黨建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使黨員和黨組織作用發揮在產業鏈上,帶領群眾走上致富的康莊大道。如今像帥行華這樣帶頭發展產業的黨員干部,鄂坪鄉已有50多名,他們在致富的同時,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為群眾提供無私幫助,帶領群眾致富。該鄉青云村的伍孝芳去年在當地干部的幫助下,試種了5畝玄參和麥冬,獲得純利1萬多元,嘗到甜頭的他今年一下就種上了20畝。在他的地里,筆者看到,藥材長勢十分喜人。伍孝芳高興的告訴筆者,只要價格穩定,他的20畝藥材可以賺上五、六萬元。
開展“雙帶”工作以來,鄂坪鄉黨員干部與農民共同勞動,共擔風險,帶頭掌握實用技術,帶頭支持社會事業,帶頭創業增收致富,帶頭幫助群眾致富,整個農村形成了思想上“聯”、路子上“扶”、能力上“帶”、技術上“傳”、資金上“幫”的喜人局面。該鄉黨委書記汪再根告訴筆者:鄂坪鄉通過發展藥材這項產業,每年為老百姓提供了600個勞動力就業機會,為老百姓增收人均純收入500元以上,促進了老百姓增收致富。(楊浩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