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彭鋒 報道:在竹溪縣鄂坪鄉東南部,距離縣城25公里之遙的青山懷抱中,坐落著版圖面積12.4平方公里、下轄3個村民小組的小村落——黃花溝村。近年來,該村憑借創新基層治理模式、涵養文明風尚、激活鄉村文化基因,完成從普通鄉村到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的華麗蝶變。

1、移風易俗“小積分”撬動鄉風文明大變革
走進黃花溝村,靚麗的自然風光和錯落有致的房屋映入眼簾,耄耋老人坐在自家門前的石凳上含飴弄孫,網紅打卡點的年輕人舉著自拍桿笑語盈盈,往來村民隔著田埂都能傳來暖心問候,“鄉風文明、和諧美好”是這里給人的第一印象。


村里的“積分超市”熱鬧非凡,玻璃門開合間洋溢著村民們歡快的談笑聲,貨架上整齊擺放著米面糧油、日化用品等生活物資,志愿者正手腳麻利地清點積分卡,為村民兌換相應物品。


△黃花溝村村民 嚴玉榮
2、生態守護黨員帶頭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
蜿蜒的溪流如碧色緞帶在茶園間穿梭,為村莊平添幾分靈秀。在守水護水工作中,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帶頭作用,積極組織村民定期開展清理河道、巡查水源等行動,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其中。


如今的黃花溝村,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為文明村創建筑牢生態根基。
△黃花溝村村民 丁子源
3、多維發力文明創建奏響鄉村振興交響曲
在扮靚“面子”方面,黃花溝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實施旱廁改造、庭院美化、鮮花帶及人工濕地修建等工程,曾經蚊蠅亂飛、臭氣熏天的旱廁,如今已被改造成水沖式廁所,村莊變得干凈整潔,村民居住舒適度大幅提升。


在夯實“里子”層面,該村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愛心廣場等陣地,組建巾幗志愿服務隊、“黃金花”婦女小組,常態化開展政策宣講、文化惠民等活動。村口那棵百年櫸樹下,“樹下話家風”活動已成為傳承文脈的精神地標。


△駐黃花溝村第一書記 帥成
黃花溝村以精細化舉措
匯聚起文明創建的強大力量
通過表里兼修的治理智慧
讓“古韻” 與 “新風” 完美交融
這座深山村落正以潤物無聲的文明嬗變
在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上潑墨揮毫
△鄂坪鄉宣傳委員 楊玲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