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張亞楠 鄒啟明 報道:深秋霜降,萬物金黃,驅車來到鄂坪鄉,沿路而行,山巒疊嶂相擁,或山霧繚繞,或云海涌流。依山傍水、生態富足的羅漢埡村植被茂密,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色彩旺季”。五彩斑斕的紅葉彩林倒映在玄武島明麗的湖水中,彩色的秋葉與藍色的湖水交相輝映,山頂處色彩斑斕的秋景盡收眼底。

高山育好苗,種出參天樹。眼下,正是秋季苗圃管護的最佳時期,羅漢埡村村民在竹溪異景林合作社負責人余修斌的帶領下修砍樹枝、拔除雜草……現場一片繁忙景象,為金絲楠木等種苗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

今年五十多歲的王宇紅,是該村的一名留守婦女,因年齡大外出務工辛苦且不能照看家人,她賦閑在家多年。自從該合作社成立后,她常年固定在這里務工,從事林地的種植、管護以及蜂蜜養殖等工作,不僅保證了她全年收入穩定,還讓她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羅漢埡村村民 王宇紅
十年前,羅漢埡村還是一片無人問津的“深山老林”,雜草眾多,野樹荒蕪,每逢干燥秋季極易發生火災。合作社負責人余修斌瞄準當地山林資源優勢,采取“農戶+合作社”模式,培育金絲楠木幼苗,發展林下苗圃種植,并于2017年5月成立竹溪異景林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林果、茶葉、綠化苗木、中藥材、食用菌等種植及銷售。

目前,該合作社種植有茶葉408畝、梭欏果樹480畝,綠化苗木200畝,年產值達200余萬元,年支付勞務工資近120萬元,帶動村內50余戶60余人就業增收。該合作社種植的金絲楠木等樹種,材質優良,市場廣闊,銷往全國各地。
△竹溪異景林合作社負責人 余修斌



為充分利用林地資源,豐富收入來源,該合作社還發展林下養蜂等產業,養殖蜂蜜200多箱,每箱可產蜂蜜10余公斤,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來源,幾百畝的樹種已然成為該村“借綠生金的富民路”。



近年來,鄂坪鄉牢牢把握“綠色低碳轉型”這一必然趨勢,堅持踐行“保護就是發展”這一思路,以特色產業發展為契機,不斷培植壯大苗圃樹種培植,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真正實現了產業扶貧、集體增收、群眾致富的目標,種出了鄉村振興新希望。

發展林下經濟是促進農民穩定就業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縣堅定不移把林下經濟作為重要產業來抓,結合山林自然資源優勢,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帶動、群眾參與”等方式,全力推動林下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