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竹溪縣鄂坪鄉,仿佛走進一個“世外桃源”,在這里不僅可以觀賞到美麗的田園風光,呼吸到大自然的清新氣息,還能品嘗到新鮮、放心、口味純正的瓜果蔬菜和雞鴨魚肉。近年來,鄂坪鄉以農業產業化和生態旅游為戰略突破口,“接二連三”發展大農業,全鄉養殖、種植、加工、觀光、餐飲等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多贏。
接二:田間直通車間
政府當“紅娘”,發展訂單種植。“你看這幾千畝的藥材,其實早都有主了,從下種開始,云浩藥業就預定下了,這樣的話,大家心里有底兒,價格有保證”10月8日,在梓桐埡村,村支書帥興華指著一大片長勢良好的藥材基地對筆者說。據他介紹,梓桐埡村海拔偏高,土壤與氣候適合發展藥材,從五十年代開始,村里都一直在種藥材,但因為藥材價格走勢不一,農戶擔心銷量,所以藥材種植規模一直難以發展壯大,更無法幫助農民增收。如何破解“瓶頸”走出困境?鄉政府先引導農戶“抱團”成立了藥材專業協會,再積極牽線搭橋,由藥材協會與云浩藥業簽訂了產、供、銷和保低收購價合同,走出一條“公司+基地+農戶”、“種、養、加相結合”、“產、供、銷一條龍”的路子,目前該村藥材基地已達7500余畝,藥材種植戶戶均增收8000余元。
品牌“響當當”,茶葉產業駛入“快車道”。 結合地處龍王埡山麓的自身地理環境優勢,該鄉積極引導種植茶葉,形成了以興界路沿線的九灣、西灣、岷峪、東灣、羅漢埡、上高橋為主的茶葉產業帶。2010年初,以西灣茶場為龍頭的骨干企業聯合全鄉7個村,注冊資金165萬元,成立了“竹溪縣‘西湖春’茶葉專業合作社”,注冊了“西湖春”牌商標,并先后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有機茶認證、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QS食品安全認證等一系列認證,為茶葉產業走向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2012年,為進一步整合西灣茶場,由一名茶葉生產經驗豐富的副鄉長具體負責茶葉產業建設,對全鄉茶園進行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農民種植的茶葉,直接進入西灣茶廠的生產車間加工,再進入市場銷售,走上了“基地→農戶→公司→市場”的發展模式,茶葉產業發展步入了市場化軌道。
連三:連上生態旅游
近日,鄂坪鄉1500畝低丘崗改造建設完工,該鄉著力打造的生態農業觀光示范園已經初具雛形。
鄂坪鄉生態農業觀光示范園項目啟動于2011年,是集現代物質技術條件,融現代農業、鄉村文化、觀光休閑、農事體驗職能于一體,具有現代都市特色的新型農業項目。計劃興建1200畝生態茶葉基地,在茶園中間種櫻桃、葡萄和水蜜桃等果樹,建立茶葉觀光示范園;在西灣村建立旅游觀光接待中心,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務;在周邊村建設小農莊、農家樂、垂釣碼頭、仿古式亭閣、水上茶樓等。同時,配套建設綠色蔬菜基地,前來觀光的游客可以進行農事體驗,自行采摘后交由農戶加工食用。
目前,集娛樂、休閑、觀光、接待、會務于一體的羅漢埡游客接待中心已進入裝修階段,年底將投入使用;新建的工商培訓中心竣工;投資500萬元的財政賓館已完成選址和規劃設計。庫區周邊新建家庭式“農家樂”5家,年可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通過將現代綠色農業與生態觀光旅游有機結合,鄂坪鄉將有6000余群眾吃上“旅游飯”,一條完整的旅游產業鏈正在形成。(席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