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啟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以來,鄂坪鄉積極組織對全鄉基層黨組織進行分類定級,查找“病根”,進而“對癥下藥”,確保晉位升級。
分類定級“查病根”。該鄉成立了分類定級工作指導小組,聯系村領導、駐村干部深入各村,召開黨員干部民主評議會進行評議,結合各支部領導班子建設情況、黨員隊伍建設情況、單位基本情況、經費場所保障情況對全鄉22個黨支部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摸底,再綜合全鄉情況,根據《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參考標準》進行評價打分,將22個黨支部分為3類,其中一類黨組織15個(約占68%)、二類5個(約占22%)、三類2個(約占10%)。
針對“村級組織軟弱渙散、黨務村務管理混亂、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等現狀,鄂坪鄉采取“對癥下藥”的轉化升級措施,徹底醫治后進黨組織的病態現狀,切實推進7個后進黨組織整改提高,確保晉位升級“一個都不能少”。
藥方一:上下聯動“強堡壘”
堅持“書記抓、抓書記”,把實施后進黨組織轉化升級工作列為書記項目,鄉黨委書記親自抓,各支部書記簽定承諾書并通過公開欄等形式予以公開,接受監督,充分發揮“第一責任人”作用。鄉黨委定期分析研究村級黨組織晉位升級工作,及時解決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班子領導經常深入聯系點進行指導,強化各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責任意識,努力營造思想聯謀、責任聯動、活動聯辦、實事聯做的工作格局。
藥方二:培優訓強“領頭雁”
以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為重點,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完善培訓體系,豐富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切實提高村級帶頭人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示范帶頭、強村富民等能力。依托縣委黨校、遠程教育、農家書屋等平臺,通過“固定課堂”、“現場課堂”、“遠程課堂”等教學方式,將村級帶頭人培訓工作與深入開展“強能提質”活動結合起來,圍繞政治理論、科技文化知識和農村實用技術等內容,對全鄉19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進行集中“充電”。還專門組織后進村支部書記、主任到先進村參觀,通過先進村支部書記現身說法、傳授經驗等方式,推介先進村支部在村務管理、經濟發展、制度建設、維護和諧方面的經驗。
藥方三:動態管理“促變臉”
建立后進黨組織整改檔案,實施動態管理,以每月黨建例會為抓手,加強重點督查指導,及時將每月整改進度、效果以及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采取的新措施等情況入檔。建立整改工作動態跟蹤機制,實行“摘牌”銷號制度,切實做到整改一個、見效一個,轉化一個、晉級一個。定期組織進行考評,將考評結果與“一把手”個人年度考核掛鉤,切實破除后進黨組織整改升級無動力的難題。(席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