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縣民政局將殯葬改革與移風易俗、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工程統籌推進,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基礎上,積極推動公益性生態公墓建設。
今年8月份,該鄉黃花溝村公益性公墓開始動工,對傳統大墳頭就地改造,骨灰深埋,不再立高大墓碑,墳墓原址進行植樹種草或復耕,對鄉村環境也起到了美化作用。在建設中,該鄉民政所工作人員多次前往工地,緊盯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公墓建設按時保質完成。對于改造中,因政策宣講不到位導致的群眾不理解、不支持等問題,民政所引入“楓橋經驗”,與村民委員會、鄉政府一道,以座談會形式聽取群眾心聲,宣講改造的好處,及時化解矛盾。
黃花溝公益性公墓規劃建設面積4000平方米,其中配套設施600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可容納墓穴400座,輻射鄰近5個村的高標準鄉級公墓。
下一步,黃花溝村將召開村民大會,制定公墓管理章程和辦法,加強設施維護管理,破解建而不用、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預計將配備1至2名專職管理員,定期擦拭墓碑、清理祭祀產生的垃圾,確保墓區整潔肅穆。
黃花溝村公益性公墓建設,推動鄉村綠色生態殯葬深入人心。通過生態墓穴改造,改善農村環境,滿足了群眾更深層次的殯葬需求。同時,在殯葬改革中,通過宣傳文明、健康、綠色殯葬新風尚,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相互攀比等陳規陋習,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落地落實,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楊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