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房屋鱗次櫛比,公路寬敞整潔,走進兵營鎮四條溝村,儼然一副新時代文明新村的場景。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文明新風漸漸形成,但仍有一塊石頭壓在四條溝村每一名干部的心頭,遲遲不能落地,那就是村內扶貧產業的空白。
為擺脫村內無致富帶富產業困境,村“兩委”干部多次走訪調研,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深挖適合本村發展的農業產業,8月底正式確定厚植傳統生漆產業,通過拓寬生漆產業鏈條找到村級產業發展的突破口。9月鎮黨委、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四條溝村漆藝扶貧車間,120平方米加工車間正式落地。
該車間主要生產漆器、漆雕兩類產品,包括漆碗、漆盤、漆藝屏風等。項目采取“訂單+扶貧車間+貧困戶”模式,承接北上廣地區的訂單,由扶貧車間將訂單分配到人,對口生產,精準供應。用工優先聘用因照顧家庭不便外出打工的貧困家庭留守婦女,帶動其就近務工增收并兼顧家庭。目前,由縣勞動就業局牽頭已對4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漆藝加工培訓,車間已聘請技術總工一名進行全程技術指導,8名熟練工和16名初級工跟班操作,主要開展蓮蓬和葫蘆等簡易制品的試加工,車間視產品大小和制作工藝按每件10至40元的價格進行回收。試加工結束后將簽訂正式勞務合同,工人薪資按勞計酬,采取計件模式,月工資預計可達2000元至3000元。
“車間引進來了,閑散在家的老百姓也有事做了,平時鄰里之間的糾紛都少些了,老百姓手上的錢也更充裕了”看著在車間忙碌的鄉親們,四條溝村支部書記席大兵激動的說道“雖然現在在車間務工的人不多,但車間逐步走上正軌,老百姓能穩定拿到工資后,肯定來做到人會越來越多”。建一個扶貧車間,富裕一方百姓,提升一方發展。如今,漆藝扶貧車間已成為支撐四條溝村貧困群眾增收的一個支點和希望,激發著貧困群眾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懈向前。(惠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