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記者胡雪麗 通訊員余苗妙)“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鳳,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9日,記者來到兵營鎮,滿目蒼翠滿目春的景象不由讓人想起秦觀的這首詞。


開春以來,兵營鎮以“果廊”建設為突破口,搶抓墑情,動員村民抓住當前植樹種草、綠化環境黃金期,以生態建設為重點,突出村莊、道路、河流和裸露山體等綠化重點,對水向路沿線路段種植爬山虎及常青藤,對公路可視范圍內墳墓種植塔柏,對裸露山體種植紫穗槐。



據了解,該鎮果廊以明家梁村土地梁、兵營口兩地為主,選取多品種、多方位、多角度搭配種植果樹,總面積480畝。土地梁面積250畝,坡耕地以栽植櫻花為主,農戶房屋周邊、田間地頭栽植黃櫨;兵營口面積230畝,以栽植海棠為主,農戶房屋周邊、田間地頭栽植黃櫨、梨樹等。該鎮共在水天路兵營段沿線栽植柿、桃子、棗、櫻桃、核桃等果樹苗木成活率達100%。現已建成果廊500畝,共栽植以核桃、甜柿、水蜜桃、冬棗、櫻桃為主的果木25344株,分布在水天路兵營段沿線,全長9.5公里,此時“果廊”花開正艷,在境內泉河兩岸形成了“花果山”,花開爭艷惹人醉。



該鎮本著做大做強產業規模,加大通道景觀帶、村莊風景林和生態經濟林建設力度為重點,在茶葉、核桃、柿、棗、桃子等特色經果林產業上做“文章”,提升產業優勢,促進特色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堅持以“生態旅游、養生休閑、文化熏陶”為主題,依托宋朝女將穆桂英抵抗外侵遼兵時,屯兵兵營大擺“迷魂陣”歷史人文故事,巧妙結合果廊布局、文化長廊、庫區風光,充分發揮水天公路兩旁山水相連、生態優美、高低錯落、相映成輝的優勢,大力傳承發掘地域文化、傳統文化、歷史文化,讓文脈、山脈、水脈“三脈”合一,傾力打造文化底蘊敦厚的生態文化名鎮,促進生態旅游的發展。
到目前,該鎮重點培植茶葉、核桃、養殖、藥材、林下經濟五大綠色產業板塊,建成了以核桃、甜柿、水蜜桃、冬棗、櫻桃為主的果木基地500畝。在銀杏片區種植漆樹12萬株,2200畝,補植茶苗46萬株;公路邊綠化7公里,栽種木瓜苗3000株;在趙家河、明家梁、四條溝、迷魂陣等村共新發展茶葉150畝;在各安置點栽植桂花、香樟等16500株,共500畝;退耕還林補植杉樹3萬株,核桃1萬株,漆樹3萬株,共計700畝。(注:文中圖片為新聞網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