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訓方式加力。一是開辦培訓班,組織各支部書記集中培訓了《竹溪縣2010-2012年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規劃》、《關于貫徹落實<2010-2012年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規劃>責任分工的通知》及十七大精神;二是組織參訓人員現場觀摩四條溝、趙家河等基層組織建設先進村支部,實地學習了他們的好經驗、好作法;三是利用黨員活動室,邀請農業、科技技術人員授課,邀請科技致富大戶現身說法,組織學員相互交流經驗體會等形式,對農村黨員干部進行科技知識培訓,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讓學員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快,達到積極開展課堂培訓的效果。四是充分整合黨員干部遠程教育資源,利用電教手段,送致富信息、送科技、送項目信息到農戶家中,組織農村黨員學習先進種植、養殖技術,加大對農村黨員實用技術培訓,達到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的效果。五是充分利用科技示范,達到強化典型引路的效果。
踐行“三觀”加力。在學習和培訓的基礎上,組織黨員、干部開展“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大討論。討論重點圍繞以下五個專題進行:一是如何打造特色產業,形成“一村一品”,走特色立村之路;二是如何進一步幫助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三是如何破除舊風俗、樹立新風尚;四是如何進一步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五是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通過討論,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查找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等,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切實按照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和統籌兼顧的要求,完善新農村建設規劃和工作措施,提出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推動“六個建設”全面發展。
聯系和服務群眾加力。結合“三萬”進村入戶情況,深化農村基層組織五大載體建設,每個包村干部確定一個貧困戶作為聯系幫扶對象,每個村確定2戶以上“雙培雙帶”戶,引導三分之二以上的無職黨員上崗履責。深化“創先爭優”活動,完善和規范農村黨務公開,并與承諾制結合起來,開展年度幫扶承諾、黨員公開承諾等,明確具體任務,著力抓好落實。承諾事項在黨務公開欄和黨員活動室公布,接受監督。(趙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