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改善民生福祉、助推基層社會治理。連日來,兵營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村為創建主體,以農村廁所改造、污水處理、垃圾分類、養老中心、托幼服務、農村公路等鄉村建設“六件事”為抓手,以“楓橋經驗”為榜樣,組織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六無”鄉鎮(村)建設工作走深走實。
黨建引領,筑牢創建根基
兵營鎮堅持以黨建為引擎,組織黨員先鋒隊、志愿服務隊開展“緣溪行守水護水”“清潔美麗家園”“環保宣講進萬家”等志愿服務活動,并將其納入基層黨建考核,推動黨員干部帶頭落實生態環保責任。各村黨組織充分發揮核心作用,統籌規劃廁所改造、垃圾分類等“六件事”,增進民生福祉,通過“三會一課”制度化、主題黨日實踐化,強化黨員責任擔當,形成“人人都是環保守護者”的共建氛圍,激發鄉村治理新動能。

“六無”攻堅,打造生態樣板
兵營鎮以打造“六無”鄉鎮(村)建設示范點為抓手,在兵營鎮羅漢灣村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模式,配備分類垃圾桶,對資源進行回收再利用,宣傳引導群眾參與垃圾治理、減少農藥使用,推廣可降解農膜和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通過秸稈禁燒巡查,結合“清潔能源進萬家”宣傳,推動能源消費方式轉變,促進群眾生產生活方式轉變。

“楓橋經驗”賦能,凝聚群眾力量
借鑒“楓橋經驗”矛盾化解智慧,構建全民參與機制。通過志愿活動、環保宣講等方式進村入戶,將“六無”指標納入村規民約,充分發揮農村“五老”人員維護社會穩定和助力鄉村振興的作用。設立“生態保護積分榜”,對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污水治理的村民給予獎勵,激發內生動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下一步,兵營鎮將以黨建為旗,以“六無”鄉鎮(村)建設為標,以“六件事”為徑,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六無”鄉鎮(村)建設與鄉村全面振興、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共同譜寫生態美、產業強、百姓富的“六無”新篇章。(王浩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