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來,兵營鎮積極探索新形式下山區農村調解維穩創和諧的新路子,著力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凝聚了強大合力,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標,為鎮域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健全調解體系。該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人民調解維穩工作,將其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及時調整充實兵營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制定下發年度調解維穩工作通知,層層簽訂了工作責任書,形成了“黨委政府負總責、鄉村部門齊參與、主要領導重點督、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了10個村調委員會建設,設立了調解室,統一制作了制度牌、刻制了印章,下發了縣司法局統一制作的調解文書;以綜治辦為陣地,組織信訪辦、司法所、派出所、民政所等相關單位成立聯合調解中心。

完善調解機制。該鎮一是堅持常態化開展人民調解信訪維穩“日清周結”工作機制。建立問題明確、責任明確、主體明確的信訪問題臺賬,對照問題逐條整改,做到矛盾糾紛“零留存”,努力做到信訪人矛盾訴求接收率、回復率、辦結率、滿意率達到100%。堅持每月周一召開大調解中心“工作例會”制度,對一月來的信訪矛盾糾紛進行分析研判和督辦,共同梳理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進行分析研判,制定化解方案,做好信息上報。對重大的、疑難的矛盾糾紛,由鎮主要領導掛帥擔任組長,組織相關成員單位組成專班,全面穩控,按照“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調處制度逐一化解到位;二是積極推行人民調解案件補貼機制。組織10個村人民調解委員會,認真學習竹溪縣司法局下發的溪司字〔2024〕 17號“關于印發《竹溪縣人民調解案件補貼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文件精神,充分調動了10個村基層人民調解員的工作積極性,凝聚了強大合力,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標。

創新調解方式。該鎮黨委政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縣政法委、縣司法局業務指導和政策關心支持下,創新推進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一是開展“網格化”聯防。黨委政府以1個鎮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和10個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為基礎,組織干部群眾共同締造“網格化”社會治理防控體系:將10個村劃分為4個大網格、57個小網格、157個微網格,鎮主要領導為鎮級總網格長,駐村領導為所聯系村的總網格長,設置57名網格員,極力發揮“三師三員三老”作用,招募157名老黨員、老干部、教師、醫師等志愿者為微網格員,使村級事務及群眾訴求落實效率更高。平時工作中,網格員守好“格”,開展聯防聯管:以網格員為單元,常年開展治安聯防、平安聯創、秩序聯管、邪教聯治、致富聯幫的“五聯”活動和牽手護院、挽手維穩、聯手自治、協手互助、攜手發展的“五手”行動,實現“網格化”聯防;二是開展“網格化”聯管。利用網格員身處農村、與群眾最近、與群眾最親的優勢,茶余飯后走訪農戶,常年開展矛盾糾紛排查、積極處理村民之間的日常繁雜瑣事,及時了解“網格”區域內的整體動態,收集和發現可能引發的不安定、不和諧苗頭,并做好化解工作,把矛盾糾紛、不安定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實現“網格化”聯管。

該鎮“大調解”工作格局的形成,為全鎮營造了和諧、文明、穩定的社會環境,四條溝村、趙家河村分別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榮譽稱號。如今,置身兵營,到處都能夠感受到濃郁的盛世和諧氣息,步入村巷院落,時刻都能體驗到“平安法治兵營”給群眾帶來的溫馨、和諧和福祉。(鄒維兵 方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