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全鎮保護古樹名木意識,讓全民都參與到古樹名木保護的行動中來,10月21日,兵營鎮組織開展2024年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
兵營鎮歷史文化悠久,古樹品類就有桂花、青岡、栓皮櫟、黃連木、黑殼楠、榔榆等多類品種,古樹名木數量更是眾多,而每一棵古樹都有對應的管護責任人。在銀杏村東南處有一棵屹立千年的古樟樹,樹冠如蓋,樹干樹抱,錯節盤根,樹高約30米,平均冠幅達數十米。據林業部門考證,樹齡在1319年,是目前兵營鎮存活最久的古樟樹,有“樟樹王”之稱。
20世紀50年代,這棵千年古樟樹,曾因病蟲害險些枯死,當時銀杏村二組村民陳德林主動當起了看護人,為古樹松土、澆水、施肥、治蟲,在陳德林的悉心呵護下,千年古樟重新煥發出活力。近年來,隨著年歲增長,今年已70多歲的陳德林體能下降,呵護古樹“心有余而力不足”,陳德林的兒子陳宗位毅然決然地接過了呵護古樹的“接力棒”,同時號召更多的鄉鄰保護千年古樟。
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歷史、文化、科學、景觀價值和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一株株古樹沉淀著歲月的痕跡,一圈圈年輪記錄著歷史的脈絡。兵營鎮各村陸續召開“保護古樹名木,全民共建共享”主題會議,通過入戶宣傳、召開戶院會等形式,向村民科普了古樹名木保護知識,集中宣傳了本地古樹名木的文化魂脈,讓廣大群眾充分意識到古樹名木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營造出“保護古樹名木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下一步,兵營鎮將繼續挖掘闡釋古樹名木歷史文化內涵,淬煉符合時代精神的古樹故事、古樹文化,強化宣傳引導,增強公眾保護意識,進一步落實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形成保護合力,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保護和開發利用,推動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參與古樹名木保護的良好局面。(王浩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