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趙毅 報道:“這張就是我們村的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指引圖,哪里是地災隱患地帶?哪里是避災場所?發生地災后村民該如何逃生?都標注得一清二楚。”
9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兵營鎮明家梁村,該村黨支部書記方友彥在村宣傳欄前,指著明家梁村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指引圖,詳細地解釋了這幅防災處置指引圖的作用。

在兵營鎮四條溝村,村黨支部書記馮剛對照著該村的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指引圖,現場向地災監測員和地災影響戶講解應急避險轉移路線、應急處置避險流程。地災監測員們“一圖讀懂”了防災避災的關鍵要領。

“地質災害發生前后,現場情況十分緊急,這張圖能在危急時刻讓我們保持清醒的工作思路,讓應急預警響應更加迅速、人員轉移安置更加有序、救援協調聯動更加順暢、指揮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馮剛表示,自從村里有了這張圖,他們的應急避險工作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給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基層處于應急管理第一線,是防止“小險變大險、小災成大災”的關鍵環節,是突發事件處置的第一現場和前沿陣地。基層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不同,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文盲,還有半文盲。單純的應急處置宣傳標語、防災視頻并不適應農村的每一個群體。如何讓每個老百姓都能用最簡易的方式知曉應急避險知識,最便捷地明白逃生路線,兵營鎮落實“三項制度”,探索推行“一張圖”,有力破解了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最后一米”。

該鎮建立地災點信息核查制度,以全鎮17個地質災害點為重點,由聯系村的鎮干部牽頭,村干部配合,對每個地災點現狀、發展趨勢、影響范圍進行實地核查,結合“數公基”建設,建立地災點基礎信息一覽圖,做到地質災害點影響范圍、影響人群清晰明了。
掌握了地災點的基礎信息,轉移路線如何制定?應急避險場所選擇在哪里?這些就成了應急避險中最關鍵的一環。該鎮落實轉移路線勘察論證制度,并結合情景模擬演練,確定最科學的避險轉移路線。


現在,在兵營鎮10個行政村,村村都有一張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指引圖。這張圖以各村實際為藍底,囊括了災害點人員基本情況、應急處置流程、逃生路線等內容,通過“掛圖作戰”,生動形象地將處置程序“任務清單化、清單流程化、流程規范化”,讓群眾熟悉避險“竅門”與“路線”,關鍵時刻成為保障群眾生命安全的護身符。

該鎮還結合鄉鎮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建立了鎮干部、村干部、地災監測員、農戶四級聯動應急響應體系,緊盯巡查預警、險情上報、預案啟動、人員轉移等關鍵環節,逐項明確工作責任人和聯動響應措施,形成“職責清晰、分級負責、上下貫通、運行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今年,該鎮共組織開展各類應急演練22次,極大地提升了鎮村干部和群眾的風險預警能力、協同配合能力、科學處置能力。

近年來,兵營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以防為主、防救結合思路,聚焦基層應急管理存在的設備不足、力量不強、能力不夠等問題,以完善應急管理體系為抓手,把抓基礎和強能力、抓當前和謀長遠結合起來,落實“四個三”舉措,完善“一張圖”指引,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