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兵營鄉獲悉,該鄉為進一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采取多種形式,形成長效機制,竭誠為“空巢老人”送溫暖。
進村入戶調查摸底。將關愛“空巢老人”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鄉民政所組織村干部對空巢老人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并建立個人檔案,及時掌握老人的生活狀況、健康狀況以及急需解決地問題,為制定相應地幫扶措施打下基礎。
組織開展 “敬老、愛老”活動。積極動員在外務工的子女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抽出時間關心、關愛家里的老人,為他們做一件貼心事、送一件溫馨禮物,讓老人感受一份溫情、增添一份幸福感。
組建志愿者服務隊。主要面向學校組建一支志愿者隊伍,定期去探望“空巢老人”,開展手牽手守望互助活動,讓小孩幫助老人,老人照顧小孩,特別是讓老人在管護小孩的過程中,使“空巢老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為老人搭建一個交流平臺。建立和完善娛樂場所、設施,提供給他們認識彼此的機會,多接觸、多交流,豐富老人的生活,減少孤獨感。
完善服務老人體制機制。組織鄉村干部看望有困難的老人、需要幫助的老人,帶去黨的關心和問候;組織鄉衛生院為家庭貧困的老人做免費體檢。(孫 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