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兵營鄉鄖峰牧業專業合作社在該鄉算盤山村掛牌成立,至此,該鄉已發展覆蓋農、林、牧、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
兵營鄉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鄉,多年來農業比較效益差,農民增收步伐緩慢。在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今天,如何確保農業的基礎地位不因“失血”而缺乏后勁?對此,鄉黨委政府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認識到,要使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必須加大智力和財力投入,讓資本整合注入農村,讓“能人”領跑發展農業。
新思路帶來新機制,新機制帶來新變化。三年前,在鄉黨委政府的引導下,瞄準茶葉產業發展前景的四條溝村“能人”周少成,在四條溝村成立了全鄉首個茶葉專業合作社,如今,已發展社員200多戶,茶葉面積達2000多畝,通過與全省知名茶葉企業合作,成功探索了“企業+專業合作社+社員”茶葉生產經營模式,帶動1000余農民“轉換腦筋”土里刨金。
“我是搞農業技術的,我要引導農民依靠農業科技搞生產,淘汰落后生產力。”鄉農技站站長王福祥投資30余萬元辦起了首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在他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僅2012年前三季度,全鄉有500多戶農民開始使用農機種田,農業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為進一步激活生產要素,發展農村經濟,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和“能人”,鄉黨委政府依托特色產業和優勢資源,因地制宜地引導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社,同時,積極拓展合作社產業領域,不斷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覆蓋面。截至目前,全鄉共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7家,其中,茶葉專業合作社3家,畜牧養殖3家,農機專業合作社1家。另有1家核桃專業合作社和2家淡水養殖農民專業合作正在積極籌建之中。
鄉黨委書記李江說,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帶來了“磁石”效應,培育了“能人帶農戶”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加快了農民增收的步伐。 (毛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