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聞網訊 記者 龔臣 通訊員 袁曉琴 報道:近日,記者走進兵營鎮羅漢灣村智慧漁業水產養殖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藍色的大圓桶。走近細看,只見每個圓桶里都安裝了供氧、排水、污水處理等完善的配套設施。

該村村民理事會會長伍長征正穿梭在各個陸基桶之間有序地忙碌著,巡邏、喂養、檢測……陽光灑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射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兵營鎮羅漢灣村村民理事會會長 伍長征
伍長征是該村出了名的水產養殖“土專家”,深知水產養殖業對于農民增收起到的積極作用。作為由村民共同推選出的理事會會長,伍長征不僅在產業管理上帶好頭,同時也積極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幫助村民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帶動全村搞好水產養殖,提高產業效益,增加群眾收入。

該村依托得天獨厚的水域資源優勢,通過共同締造方式方法,商議確定發展生態水產養殖,探索實施“市場主體+村集體”聯合發展模式,帶領群眾一起增收致富。在合作過程中,村集體提供土地和基礎設施,市場主體帶來了先進的養殖技術和市場銷售經驗,雙方合作使得基地的運營更加科學高效,全村的水產養殖業正逐步走上規模化、專業化的道路。

羅漢灣村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和“五共”工作法,堅持群眾主體地位,激發了鄉村治理的新活力,市場主體與村集體的緊密合作,為村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徑,也為鄉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民事、民商、民議、民決、民評,這在羅漢灣村已成為共識。今年5月份,羅漢灣村在村民小組理事會的帶領下,以群眾急難愁盼的路燈問題為切入點,運用共同締造理念,組織村民投資投勞,村民們積極響應,羅漢街、陽坡梁的50余戶村民代表全票贊同,每戶捐款50到500元不等,許多在外工作的村民及鄉賢也熱心參與,最終籌集路燈維修資金4360元,更換路燈39盞,照亮了群眾的平安回家路。


△兵營鎮羅漢灣村黨支部書記 熊遠勇
老百姓的事兒,老百姓說了算。該村通過“組院議事”,搭建“眾人來商量”平臺,讓群眾參與村級發展、鄉村治理,才能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好,辦到群眾心坎上。同時,將群眾的“心愿清單”變成“項目清單”,帶領村民一起建設美好家園,也進一步增強了村民對村莊發展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