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嶺休閑涼亭建好了,現在納涼有了更合適的地方,環境也更美了。”兵營鎮小泉河村太公嶺休閑涼亭里熱鬧非凡,你一言我一語圍坐談論著村內的大事小情。
太公嶺安置點位于小泉河村村口處,住著8戶25人,每家每戶房前屋后都干凈衛生、整潔有序,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形成了一種健康、文明、和諧的生活方式。然而,在白沙庫區尾和村口之間有一塊空地,到處雜草叢生,影響安置點整體美觀。
村民代表李堂春提議將閑置的空地進行改造,新建一個供大家休息納涼的涼亭,這一提議迅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我們這幾家可以出一點錢”“我家還有幾塊板材,也可以捐出來”“我家有一套工具,可以免費供大家使用”“我有時間,可以出力……”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方案就這樣定下來了。
要知道李堂春是一個沒有任何建筑涼亭經驗的人,為了建筑這個涼亭他專門購買了大量的建筑書籍,書本上寫的比較深奧,有些地方看不懂,他就開始在網上不斷的查閱資料,并到處實地查看多處休閑廣場涼亭版型,測量面積、設計圖紙,精心打造一座符合田園風光的涼亭。
與此同時,村“兩委”充分尊重民意,將閑置空地清理平整,填土方、鋪裝大理石、透水磚,處理好雨水分離排水系統,安裝5盞太陽能路燈,設置綠化帶20余米,打造成為“白沙庫區”文化廣場。
施工過程中,其他群眾主動加入施工隊伍,齊心協力幫忙刷漆、搭建、垃圾清理等工作,在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也節約了施工成本。還有群眾自掏腰包購買模具和砂石料鑄造花盆,大家分工明確,井然有序地開展。不到一個月,涼亭便建成“迎客”,群眾休閑、娛樂、聊天有了好去處。

“為了響應共同締造理念,助力鄉村振興,我們積極利用好安置點優越的自然條件,行動起來給全村做一個表率,把我們的院子搞美觀,整得更漂亮一點!”這是小泉河村太公嶺安置點村民代表李堂春號召鄰居參與共同締造工作的一段動聽話語。(蔡路 趙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