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新洲鄉獲悉,該鄉將充分發揮生態和人文優勢,依托豐富的庫區資源、便利的水陸交通環境和稀有的“貢木”群,全面實施“333”工程,計劃用3年時間,全力打造我縣的生態旅游大鄉和東部特色示范鄉鎮。
圍繞3個看點
大力完善集鎮配套設施建設,全面美化、亮化集鎮環境,全面提升集鎮經濟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功能。建設商品集貿市場、水產批發交易市場和大型連鎖購物超市,在集鎮廣場配置大型視頻電視,安置露天健身器械,提高集鎮觀賞、健身、娛樂水平。
充分利用庫區蓄水后近7萬畝的庫面資源,加強環境治理和環境保護,大力發展集水上觀光、水上養殖和水上休閑為一體的水上經濟圈,將清澈蔚藍、碧波萬頃的庫面打造成竹溪東部的一大看點。
加強宣傳和開發,以生長時間在400年以上的貢木群楠木林和鄂西北現存最大的古民居三盛莊園為依托,結合水上觀光,打造以參觀貢木風景,品味貢木文化為主題的新型旅游路線。
實施3項建設
推進農家樂建設。實行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引導鼓勵農家樂建設,以原味農家菜為主,結合該鄉獨有的野生黃顙、甲魚等,把農家樂辦成全縣農家樂中的亮點。
實施生態農莊建設。以庫區為依托,利用該鄉水資源豐富,森林茂密的優勢,憑借天然氧吧的美譽,結合農業觀光,建設繞水環山的生態農莊,為飽受噪聲、空氣污染的現代人提供世外桃源般的養生之所。
大力發展水上觀光休閑。啟動18處碼頭建設,全面打通水上交通線,實現水陸交通大循環,配置水上觀光游樂設施,形成以水路為通道、游船為載體、景點為依托、碼頭為銜接的“串珠式”旅游組合產品,提供生態休閑的新選擇。
發展3大產業
做大做強茶葉產業。按照“區域化發展,規模化生產,市場化運營”的理念,以2萬多畝優質茶園為依托,加大茶園新建、改造、管護力度,加強與其他茶葉企業合作,強勢推進茶葉產業發展,促使茶園增收。
發展庫區養殖業。充分利用庫區形成后的水域資源和廣闊的山場優勢,通過實施項目示范和政府引導,全面啟動庫區養殖,力爭通過3年努力達到平均2戶1口網箱,全鄉年產鮮魚100萬公斤,年產值達1000萬元的規模。
發展特色林果產業。以水天公路沿線為主,兼顧滿足旅游需要,發展核桃、板栗、柑橘等特色林果產業,按照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原則,計劃三年內將核桃產業由現在的7000畝擴大到15000畝,板栗達到5000畝,柑橘達到8000畝。( 湯 波)
新洲鄉實施“333”工程全力打造旅游大鄉
時間:2012-02-28 17:03:33
字體:
小
中
大
打印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