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鄉經濟社會發展轉型記略
通訊員高紹祥陳云
《今日竹溪》6月25日訊:近年來,新洲鄉以“周清月結”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推動,以發展庫區經濟為龍頭,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由“小步快跑”向“蓄勢起跳”的完美嬗變,全鄉經濟社會呈現出跨越發展的強勁勢頭。
完善基礎設施搭建發展平臺
該鄉以移民遷建為契機,高標準建設新集鎮,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大力推進通村水泥路建設,全鄉通村水泥路總里程達195公里,并全部實施了道旁植樹,不僅為群眾出行提供了方便,還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提檔升級環庫公路線,新建新發、爛泥灣等十處水上碼頭,并開通了至竹山上庸的水上航線,成為有名的“黃金水道”。大力實施民生工程,馬家河、雙龍片區8000人的安全飲水工程順利實施,馬家河片區先后建設沼氣500戶、改水改廁400戶、安裝太陽能路燈200余盞、道場硬化4200余平方米;以水天公路沿線為主,完成房屋外形改造186戶,并實施了土地治理3800畝。
優化產業結構培植特色產業
該鄉著力培植壯大茶葉、核桃、黃姜、水產養殖等主導產業,形成“山上林果茶、水上魚蝦鴨、庫區休閑度假”產業格局。以2萬多畝優質茶園為依托,大力推進茶葉產業發展。把核桃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通過3年努力,新建核桃基地1萬多畝,初步建成了潭口河、新發、孟家渠、板凳嶺、觀音堂特色產業帶。同時發展畜牧養殖大戶92戶、網箱養殖120余戶、大鯢養殖2戶、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7家。成立了康溪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3000萬元,吸納社員200余戶。
建設美麗鄉村改善宜居環境
按照“山青水秀、打造生態名村”,“休閑養生、打造旅游名村”,“果林牧漁、打造產業名村”的建設理念,該鄉投資2100萬元,全面啟動“新洲灣”旅游接待中心、水上樂園、陽光沙灘、望江亭、索橋等旅游開發項目。以建設特色產業強村、山水園林名村和旅游文化新村為目標,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同時,建成休閑觀光產業生態基地,對庫邊800畝土地統一流轉,栽植枇杷、香樟、楠樹、茶葉等生態景觀樹木,已建成桂花園、荷花園、楠樹園、名人園、核桃園和水上樂園等“八大園”,并巧妙運用山水,建成明月橋、清風橋、甘露橋,把“八大園”連成一體。大力實施環境凈化、村莊規劃、家園美化、道路硬化“四化”工程,以集鎮周邊為主,新建垃圾池120個、垃圾中轉站9個、垃圾填埋場1個,配置垃圾箱200個、垃圾清運車輛2臺。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工程,今年共完成荒山造林1萬余畝,集鎮及周邊栽植大小樹木1.2萬余株、爬山虎2500余株、竹子3萬余棵,完成庭院綠化3萬余平方米。
狠抓招商引資激發發展合力
該鄉牢固樹立“一切以投資者為中心、一切為投資者服務”的“親商”理念,實行“零距離”服務,從項目簽約到投產,實行全過程跟蹤服務。對已簽約項目,安排專人上門服務;對在建項目,成立協調服務小組,幫助解決具體困難;對投產企業,指導企業健康經營,不斷做大做強。雙龍村1000萬元網箱養殖項目,是最早落戶該鄉的水產養殖企業。為使企業留得住、能發展,該鄉在積極做好招商企業各項協調工作基礎上,又為企業硬化道路2公里,改善企業投資環境和發展環境。據統計,今年,該鄉共引來500萬元以上項目落戶達9個,總吸納各類資金65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