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打工還不到一年,沒想到家鄉變化這么大,明年我打算開個農家樂,在家發展哩”,21日,外出務工青年胡偉從廣東回到老家,剛一下車,就被眼前的巨大變化給驚呆了。
近年來,新洲鄉以移民遷建為契機,以特色產業為龍頭,以庫區經濟引領,大力實施以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建設、生態建設、環境整治為主題的新農村建設,全鄉呈現出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特色產業發展迅猛、經濟發展多點開花、生產生活大幅改善、鄉風文明全面提升的可喜局面,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
基礎設施全面提升。以移民遷建為契機,按照50年不落伍的原則,高標準建設新集鎮,建設移民安置點9個,大幅提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大力推進通村水泥路建設,使全鄉通村水泥路總里程達到195公里,提檔升級環庫公路線,新建新發、爛泥灣等十處水上碼頭,水上交通線初步打通。大力實施民生工程,馬家河、雙龍片區8000人安全飲水順利實施到位,今年又先后實施了沼氣500戶,改水改廁400戶,安裝太陽能路燈160余盞,完成道場硬化4200㎡,以水天公路沿線為主,完成房屋外形改造185戶,并實施了土地治理3800畝,有效增加了人均耕地面積。
特色產業突飛猛進。著力培植壯大茶葉、核桃、黃姜、水產養殖等主導產業,形成“山上林果茶,水上魚蝦鴨,庫區休閑度假”產業格局。以2萬多畝優質茶園為依托,強勢推進茶葉產業發展。把核桃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通過近三年來努力,新建核桃基地10500畝,今年秋季還將發展2000畝。初步形成了沿潭口河、新發、孟家渠、板凳嶺至觀音堂的特色產業帶。目前還發展了豬、牛、羊、雞等養殖大戶92戶,網箱養殖120余戶,大鯢養殖2戶,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7家。同時,注冊資金3000萬元的康溪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順利實施,現已吸納社員達200余戶。
試點建設成效顯著。按照試點帶動的原則,2012年,率先在水天公路沿線的潭口河、新發、紫金洞三個啟動新農村試點建設,共集中建房138戶,從根本上解決了高山、二高山群眾出行和吃水不便的難題。今年8月底,又以新發、南花村為主,全面啟動了“美麗鄉村”建設,將集鎮向老鄉政府延伸,配套相關基礎設施,新建索橋三座和2000米沿湖生態景觀路。截止目前,沿湖生態景觀游步道、改造區公路升級主體工程已完工,相關配套設施已到位,141戶重點危舊房屋改造任務現已完成112戶,三座索橋已建成。
鄉村環境大幅提升。大力實施環境凈化、村莊規劃、家園美化、道路硬化“四化”工程,以集鎮周邊為主,新建垃圾池120個、垃圾中轉站6個、垃圾填埋場1個,配置垃圾箱160個,垃圾清運車輛2臺。以“十星級文明戶”創建為載體,落實衛生檢查、公示、評比機制。積極開展“四家聯創”活動,提升群眾文明素質,促進鄉風文明。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工程,近年來共完成荒山造林9000余畝,示范片1500畝,集鎮及周邊先后栽植大小樹木8000余株、爬山虎2500余株、竹子3萬余棵,群眾自發完成庭院綠化3萬余平米,對通村水泥路進行全面綠化。(湯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