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碩果滿枝。走進山水新鎮新洲鄉,你會被這里另一番收獲景象所吸引:一片片迅速崛起的產業基地、一個個整潔靚麗的居民點、一排排栽植整齊的綠化樹木、山水一體的花園式新集鎮……讓人流連忘返。山上滿目蔥綠、眼前碧波萬頃、庫區里游船如織、碼頭上人頭攢動,構成了一副產業發展、經濟崛起、民生改善、環境優美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創新機制強活力。2011年鄉鎮換屆后,探索提出“周清月結”工作制,狠抓鄉村干部過程管理,強化作風建設和執行力提升,收到了良好效果。“周清月結”工作法即以一周為時間節點,總結工作、部署任務,以月、季度、年為時間節點,每月對常規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結賬兌現。“周清月結”工作法全面推行后,干部作風明顯轉變,精神面貌全面提升,抓發展的意識更加濃厚,工作落實更加迅速,真正達到了“提能、提勁、提效”的目標。形成了職責履行內化于心、督辦檢查固化于制、工作落實外化于行的干部過程管理長效機制。
突出產業壯“筋骨”。按照“穩特增效、興漁富民、旅游活鄉”的戰略,著力培植壯大茶葉、核桃、黃姜、水產養殖等主導產業,形成“山上林果茶,水上魚蝦鴨,庫區休閑度假”產業格局。以2萬多畝優質茶園為依托,強勢推進茶葉產業發展。把核桃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通過近三年來努力,新建核桃基地10500畝,今年秋季還將發展2000畝。初步形成了沿潭口河、新發、孟家渠、板凳嶺至觀音堂的特色產業帶。同時,結合群眾意愿和庫區實際,積極推進板栗、柑橘、木耳等特色產業,基本實現家家有產業的經濟格局。全鄉產業呈現出主導產業有力、其它特色產業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產業大鄉地位進一步夯實。
美麗鄉村換新顏。以“山—水—鎮”相互融合為指導,著力打造集安居、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山水園林集鎮。2012年,率先在水天公路沿線的潭口河、新發、紫金洞三個啟動新農村試點建設,共集中建房138戶,從根本上解決了高山、二高山群眾出行和吃水不便的難題。今年8月底,又全面啟動了“美麗鄉村”建設,將集鎮向老鄉政府延伸,配套相關基礎設施,新建索橋三座和1500米沿湖生態景觀路。截止目前,沿湖生態景觀游步道已進入路面鋪裝階段,改造區公路升級路基工程已完工,路邊綠化樹木栽植已完成,管網及線路改造已就緒,141戶重點危舊房屋改造任務現已完成112戶,三座索橋已開始拉架鋼索,整個工程正快速推進。
強化民生增福祉。大力推進通村水泥路建設,使全鄉通村水泥路總里程達到195公里,提檔升級環庫公路線,為庫區綜合開發提供便捷安全的交通大動脈。新發、爛泥灣等十處水上碼頭陸續動工建設,水上交通線初步打通。于去年率先開通了城鄉公交,全鄉群眾的出行難題得到有效解決,2艘游艇已到位,水上航線全面開通。進一步實施低保提標擴面工程,全鄉累計低保1408戶2856人,五保218戶246人,實現了應保盡保,福利院集中供養水平不斷提高。多方籌資興建了集鎮文化廣場,添置文體設施10余套,有效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要,幸福指數不斷攀升。(湯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