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批發購買野生魚的,乘坐游艇觀光的……”初秋的早晨,新洲鄉庫區碼頭,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近年來,新洲鄉立足庫區和山場資源優勢,以特色產業、庫區開發和生態建設為三大著力點,唱響了一臺蓬勃發展的生態經濟大戲。
大興特色路,產業建設風生水起。圍繞“穩特增效、興漁富民、旅游活鄉”的發展思路,依托庫區資源優勢,大做山水特色文章,提升產業規模,促進經濟轉型。該鄉根據實際情況和群眾意愿,把核桃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通過近2年的努力,使全鄉核桃面積達到了10500畝,今年秋季,該鄉還將計劃發展2000畝,預計核桃總面積可達到12500畝。以2萬多畝茶園為依托,加強管護和流轉,使茶葉效益逐步發揮,今年春季,共產干茶8000余斤,實現經濟效益450多萬元。同時,新建黃姜基地4000余畝,共發展豬、牛、羊、雞養殖大戶92家,庫區養殖120余戶,中藥材、木耳等特色產業也迅猛發展。
巧打庫區牌,水上經濟大放異彩。以6.8萬余畝庫面為依托,通過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開展技術培訓等,積極推進庫區養殖業發展,逐步將庫區養殖業做大做強。充分發揮生態和人文優勢,依托豐富的庫區資源和稀有的“貢木”群,大力發水上觀光旅游,目前共有水上較大型游輪3艘,初步開通了新洲境內和至竹山上庸的水上旅游路線8條。同時,積極推進庫區招商引資,截止目前,雙龍500萬元網箱養殖項目已初步見效,襄陽保康縣水產養殖大戶3000余萬元實施攔河自然養殖已順利實施。去年來,該鄉共引進庫區開發300萬元以上項目7個,累計吸引資金近5000萬元。
唱好生態戲,綠色崛起與日俱進。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和植樹造林,近年來,共封山育林4萬多畝,全面禁止商業林流通,切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守住每一片綠色。大力實施植樹造林工程,三年來共完成植樹造林4500畝,道旁植樹210公里,集鎮周邊栽植補植景觀樹木7萬多株,庭院綠化120畝,完成“水天”公路沿線和庫區周邊綠化美化,使森林覆蓋率不斷攀升。同時,以“新三萬”活動為契機,大力開展村莊環境整治,配齊環衛設施,建立完善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大力開展“一建(沼氣池)三改(改水、改廚、改廁)”和推進新能源,完成沼氣建設150戶,推廣太陽能2000戶,實施垃圾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建設。去年來,以片區改造和村鎮擴容為契機,實施房屋外形改造600余戶,完成人畜安全飲水工程3處,惠及群眾4800余人。(湯 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