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竹溪》9月25日訊:今年以來,新洲鄉黨委按照“強組織、增活力”的目標要求,采用“三抓三促”的黨建發展模式,為服務地方綠色崛起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抓發展,促農民增收。該鄉圍繞“穩特增效、興漁富民、旅游活鄉”的發展思路,依托庫區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水文章。重點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培植壯大茶葉、核桃、黃姜、水產養殖、庫區休閑六大主導產業,形成“山上林果茶,水上魚蝦鴨,庫區休閑度假”產業格局。全鄉茶園達到2.1萬多畝,核桃達到10500畝,黃姜達到3000多畝。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庫區開發300萬元以上項目9個。全鄉共有120多戶群眾發展網箱養殖,發展各類網箱400多個;成立專業合作社5個。同時,充分發揮庫區資源,與縣安達公司合作,大力發展水上觀光旅游業,已有3艘游輪開通了新洲鄉至竹山上庸古鎮、潘口電站的水上旅游路線。
抓整治,促環境優化。該鄉成立環保隊伍,堅持每天打掃,每周五檢查,杜絕了亂潑亂倒、亂堆亂放等現象。按照每戶十棵樹的標準,對農戶房前屋后、村莊道路、庫區周邊的空地進行綠化。新建曬場6367平方米、垃圾池50個、中轉站9個、垃圾填埋場1個;庭院綠化植樹55000株;大力開展“一建(沼氣池)三改(改水、改廚、改廁)能源建設,幫200余戶建起沼氣池。
抓機制,促民生穩定。該鄉在鄉村兩級全面推行“周清月結“工作制,以“周清月結”促干部作風轉變,讓干部深入群眾,了解民情民意,充分發揮和運用《新洲鄉黨員干部“周清月結”民情日志》的橋梁作用。通過《民情日志》及時解決群眾亟待解決的難題,及時了解可能存在的矛盾隱患。同時,該鄉把“周清月結”作為抓平安建設的主力,堅持村民“說事”、“懇談”制度,真實反映群眾的需求和建議,堅持“周清月結”矛盾排查調處機制,認真落實信訪穩定“周清月結”四步工作法,積極為民解憂,幫助群眾致富。(張吉權譚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