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洲鎮青山環繞的菌菇種植基地里,一排排整齊的大棚在陽光下泛著銀光,棚內羊肚菌如白色小傘破土而出,靈芝菌蓋舒展著紅褐色的光澤。這一片“希望之菌”的背后,是創業者的技術攻堅與政府“精準滴灌”式服務的生動實踐,更是政企攜手以產業振興賦能鄉村發展的縮影。
技術突圍:返鄉創客深耕“菌”海,自學叩開致富門。2021年,十堰青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相關負責人看準家鄉生態優勢,決心返鄉發展高端菌菇種植。面對羊肚菌、靈芝、竹蓀等“嬌貴”品種的技術門檻,相關負責人通過白天泡在大棚觀察菌絲生長,夜晚挑燈研讀《食藥用菌栽培學》,多次赴外地向專家“取經”等多種方式,攻克了溫控、濕度、土壤配比等關鍵技術,成功培育出首批高品質羊肚菌、靈芝等。
政策賦能:政府搭臺“精準滴灌”,全鏈服務強保障。新洲鎮將菌菇產業作為“一鎮一品”重點培育,打出政策支持“組合拳”:鎮政府協調落實鄉村振興銜接資金用于大棚基礎設施升級、水電、場地建設等配套設施;對接銀行推出“菌菇貸”貼息貸款,解決合作社融資難題。
共富新篇:菌菇產業串起增收鏈,營商環境激活“振興力”。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種植基地種植面積達80余畝,產量預計70斤/畝,預計收益10余萬元。走進大棚里,村民李大姐熟練地采摘著羊肚菌,她笑著算賬:“在基地務工每天能掙120元,在這干活不但能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還能在工作之余去照顧家里,真好!”目前,菌菇產業已帶動全鎮4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2.5萬元。
下一步,新洲鎮將以菌菇產業為支點,持續開展企業走訪調研,健全常態化溝通機制,讓“小菌菇”撐起鄉村振興“大產業”,繪就“產業興、農民富、環境美”的新圖景。(譚陳 朱敦濱)











